爷爷奶奶﹃变形记﹄

潍坊市启动﹃祖辈家委会﹄建设推动隔代教育

20210527期来自: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毛永佳

“这次期中考试,元艺进步很大。”拿到成绩单,付玉亮松了口气,第一时间给儿子拨了电话。付玉亮是潍坊高密市注沟社区东注沟村村民。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孙子、孙女由他和老伴儿一手带大。两位老人在小兄妹俩身上倾注了所有心血,即便如此,却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兄妹俩是一对龙凤胎,性格却截然不同。妹妹元涵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哥哥元艺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写作业常走神。“我们也急,可一个自觉,一个不自觉,也是没有法子。”奶奶王厚云不识字,爷爷只有小学文化,只能干着急。

而最近,曾经骄纵任性的“小霸王”元艺不见了,不仅听话,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同学关系也有了改善。

注沟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有学生209人。“想要有所改变,就要先研究是哪一群人在影响孩子。”去年,校长臧程远在全校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由祖辈接送的占70%以上,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完全参与学生教育的高达40%,付家兄妹就在其中。这些祖辈中九成以上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且多为无职业者,平时能主动和老师交流的仅为1%。一瞬间,臧程远明白了症结所在,“老年人对孙辈的教育以溺爱或‘完成任务’为主,重养轻教现状严重。”

“以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们只关注父母,对爷爷奶奶关注较

少。”臧程远马上调整方向,开展祖辈教育。一场围绕祖辈的教育变革,就这样展开了。

随后的一年多,付玉亮多次以“学生爷爷”身份受邀走进学校。他5次“走进课堂”,参加了6场祖辈大讲堂,如久旱逢甘霖,他感觉醍醐灌顶。在家里,他戴着老花镜给老伴儿读老师编写的祖辈育人手册,20个小故事发人深省。考虑到老人一般使用老人机,班主任兼导师张新梅就通过家访、电话一遍遍进行沟通引导。

“与其说孩子变了,倒不如说我们变了。”以前元艺写作业时,付玉亮把门一带,就开始与旁人聊天。如今他会主动陪伴元艺写作业。老两口也不再只关心吃饱穿暖,不再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对比。多鼓励、少指责的他们收获了来自孙辈浓浓的爱。

注沟小学的“祖辈课堂”成了潍坊市推动隔代教育的先行探索。

不仅在农村,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作为潍坊城区一所重点小学也存在类似情况,“调查显示全校约42%的学生由祖辈家长参与接送、日常陪伴,甚至学习辅导。”这个结果让校长张茜坐不住了。5月7日,该校成立了潍坊首个“祖辈家委会”,5位祖辈家长受聘“上岗”,他们中有育儿专家、资深媒体人、退休教师等。十天后,三代人齐聚,一场围绕学生睡眠和体质的讨论展开,大家畅所欲言。桥梁已架起,散会后,这些老人将发挥余热,用其所长,深入到祖辈群中,帮助更多祖辈家长“变形”。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