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天马义务救援队“自带干粮做公益”

“只要需要,我们马上就到!”

20210525期来自:大众日报

“接受过帮助之后选择加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韩秀娟 王浩勇 王博

在菏泽市定陶区,有一个群体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或冒着雨雪救援车辆,或在深夜的街头寻找走失的老人,或义务参与疫情防控……他们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群众说他们是一群善良的人,他们就是菏泽市定陶区天马义务救援队。

“非常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孩子,我能不能也加入你们的队伍?”市民王同宝激动地握着天马义务救援队队长李宝玉的手,满是感激之情。近日,在天马义务救援队指挥中心,记者正巧看到了这一幕。

原来,前几天,王同宝领着孩子逛街时,一个转身时间发现孩子走丢了。正当王同宝手足无措时,一旁热心的群众告诉他可以联系天马义务救援队。救援队队员接到电话后,立马赶到现场,多位队员仅用10多分钟就帮忙找到了孩子。

深受感动的王同宝也想着加入救援队,帮助别人。“其实我们很多队员都是像王同宝这样,在接受过我们的帮助之后选择加入我们的。”李宝玉说。

“我和几个朋友平时都爱做公益,但是没有一个正规的组织,老百姓不太信任我们。”李宝玉说。缘于此,2019年9月,李宝玉和另外8名队员发起成立民间公益组织——— 菏泽市定陶区天马义务救援队。

自此之后,义务疏导交通、车辆救援、寻找走失人口……多个救援现场都闪现着天马义务救援队的身影。“我经常在街头巷尾看到他们的身影。我平时就爱做好事做善事,正好有这样一个正规的组织,就加入了进来。”队员朱远见是一名退伍军人,在2019年11月加入了天马救援队。

像王同宝和朱远见这样受到志愿服务精神感召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救援队伍不断壮大,队员由9人发展到现在152人,志愿者达到1128人,在定陶区下辖乡镇建立了8个分队。他们中有企业员工、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因为一颗爱做善事的心,聚到了一起。

“我们不会收一分钱”

“在救援队刚成立的时候,很多群众都质疑我们,说我们肯定是有钱赚才做这些事的,但我们一直坚持‘自带干粮做公益’,做纯粹的公益。”李宝玉说。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9月21日上午11时,天马义务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曹县青岗集镇有位老人在9月17日凌晨走失,家属寻找多日未果。经好心人提供线索,老人可能在定陶区,随后家属求助天马义务救援队协助寻找。

救援队指挥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迅速安排各片区的队员寻人。队员们从中午开始一直不停寻找,排查监控、走访各路口环卫工人及绿化工人。

“我们中午就在路上啃了几个烧饼,因为我们耽误一点儿时间,老人就又跑远了一点儿。”参与救援的队员王平说。

经过30多位队员10个小时不间断寻找,终于在晚上9点左右,将已跑到乡下的老人找到。见到失踪多日的老人,家属热泪盈眶,连连对救援队队员表示感谢。

事后,走失老人的家属给救援队送来了现金以表示感谢,但被李宝玉谢绝了:“我们做的是纯粹的公益,不会收一分钱。”

在成立之初,救援设备和救援资金严重短缺,但是救援队从没有收过受助者的一分钱。为了建立专业化的救援队伍,李宝玉带领队员们自筹资金购买或者自制救生工具、救援设备器材、防蜂服等救援设备。

“你掏100元,我掏200元……就这样一点点地凑钱。”李宝玉说。每隔一段时间救援队队员还要自费去安徽、省内济宁等地参加培训,学习专业的救援技能。

“以最快速度赶到救援现场”

“我们取‘天马’这个名字,就是想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救援现场。”李宝玉这样解释天马义务救援队名字的含义。

自救援队成立后,不分白天黑夜,救援队指挥中心的电话都会响起,老人孩子走失、车辆抛锚、失足溺水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救援队总是会在接到求助信息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自救援队成立至今,累计参与放学时段学校义务疏导交通1180余次,车辆救援1689次,寻找走失人口102次。

在去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天马义务救援队主动承担城区内人员密集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义务消杀任务。救援队自费紧急采购6台防疫消杀装备,筹集防疫消毒液1000余公斤,出动568名队员对城区各社区及公共场所进行了全覆盖、无死角、重点区域多轮次防疫消杀,消杀总面积超过50平方千米。

在疫情形势好转、学生复学后,救援队又对全区20多所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办公区、公共活动区域等进行了防疫消杀。

“一个防疫消杀装备加上消毒液就有60多斤,我们当时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没几分钟全身就湿透了,1个小时就得换一个人。”队员贾继伟回忆当时的场景说。

因为救援队在抗疫中的优秀表现,2020年5月,天马义务救援队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民政厅联合授予“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