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零距离 “五位一体”增福祉

环翠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的为民情怀

20210525期来自:大众日报

小巷管家管出居民自治大格局

□阮宝勇 田常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威海市环翠区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牢攥紧“群众路线”这个拳头,加快推进产业强区、科技兴区、精致靓区、生态立区、幸福城区建设,聚力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物业协同、信用融合、网格支撑的“五位一体”社区治理新模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全新局面。

走进环翠楼街道海城社区,一排排居民楼掩映在鲜花绿树中,大街小巷整洁有序,随处可见漂亮的彩绘,不少居民在楼下拉着家常。目之所及,皆是安居乐业、幸福和美的动人图景。

“我们社区成立于1983年,曾经设施老旧环境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探索形成以‘小巷管家+民主议事’为特色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在网格化基础上,成立了3个小巷管家工作室,招募了33个优秀党员、居民骨干作为管家成员,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走出了一条民事民提、民议民决的协商治理新路子,推动社区实现‘华丽转身’。”海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丽芹说,小巷管家身兼传达党和国家政策、调解邻里纠纷、收集社情民意等职能,成为社区的有力帮手。

“现在社区里随处可见的景观装饰和‘民意苑’长廊等都是居民商量着打造的,集思广益让社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更高了。”海城社区居民、小巷管家于青说。

小巷管家管出居民自治大格局。目前,环翠区各社区以网格化为依托,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元,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小区治理,培育发展以社区兼职委员、网格协管员和楼长、单元长3支队伍为骨干的“社区通”小巷管家居民带头人队伍,使其成为环翠小区治理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探索推广社区居民公约和“自治议事会”制度,通过契约化管理、规范化决策助推民主协商、居民自治,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

红色物业实现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双提升”

“从进驻时物业费收缴率不到一半,提升到去年的98.8%,前不久又有几户多年拖欠物业费的业主补缴了费用,现在我们的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9.4%!”说起这些变化,环翠楼街道东北村社区物业经理孙美霞喜上眉梢,由衷地说,“这是居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红色物业工作机制密不可分。”

东北村社区作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社区,面临着商居混住、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跟不上等诸多难题。“物业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我们积极创建‘红色物业’,通过居委会与物业公司合署办公,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党建联席会议,物业经理列席业委会会议、参加网格工作例会等长效服务机制,创设物业‘诚信指数’,社区不仅变得优美整洁,还建起了小型游园、停车位,老房子下水道经常堵塞等难题也得到了解决,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东北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戚丽丽说。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环翠区不断深化提升红色物业品牌,全面落实“红色物业标准15条”,建立“红色物业党建联盟”“红色物业联席会”等制度,建设物业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责任区”70处,累计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127项,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中心,以党建引领带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相关部门和广大居民共商共建小区事务的新局面,小区精致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区住宅小区物业公共服务费平均收缴率提高至84.5%,同比上升5.6%。

信用五进

“融”出社会好风气

“我们社区是商居混住社区,曾经商户和居民水火不容,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不足10%。去年以来,我们结合信用进社区,将信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有效化解了矛盾,商户和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度猛增到90%。”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丛翠霞说。

城市是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不比农村有村委会、有村民自治制度和村规民约,城市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社区居民共治,共同打造精致生活空间,一直以来是作为威海主城区的环翠区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信用建设为突破口,环翠区破解了‘社区干部加油干,群众揣手一边看’难题。”环翠区相关负责人说。

环翠区发挥好信用的杠杆作用,出台《环翠区信用“五进”工程行动计划》,推进信用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突出信用“五进”融合推进,打通“五进”壁垒,拓宽应用场景,推动信用体系在生产圈与生活圈的相互延伸、双轮驱动,自治、法治、德治梯次融合推进,逐步实现信用全社会覆盖、全场景应用。

面对有人在单位表现突出,回社区就成了“隐身人”,社区的信用“小积分”与市级、区级的“大积分”不能互通互认等实际问题,环翠区推动五大领域诚信表现互促互补,通过信用体系在生产环节与生活环节的融合发力,让广大群众不仅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干部、好老师,回到社区更是好市民、好邻居、好榜样。“信用‘五进’,让信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打通信用体系的生产圈和生活圈后,‘两圈’信用积分可互认互换,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有信用意识。”北门外社区居民孙晓丽说。

吹哨报到

让群众诉求快解决

清晨的古陌早市,菜绿、果香、鱼鲜,街景整洁、秩序井然。“我在这附近住了40年,以前早市可不是这样。”市民孙淑彩回忆说,“来逛早市的人这些年有增无减,早先噪音扰民、污水横流,有些小贩还跑到我们楼下‘方便’,居民意见都很大。”面对存在多年的问题,鲸园街道网格化治理暨吹哨报到全响应中心吹响了“攻坚哨”。

街道首先与物业联手,将位于早市的一处75平方米门市房改造成一处集智慧管理、消费维权、诚信服务和共享公厕于一体的早市服务中心,随后又安装900米长的护栏式货架,在设置17个摄像头的基础上,增设噪音监控,将一切不文明现象“一网打尽”,设置交通控制岗,有效保障了居民和消费者安全出行。街道还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物业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每周定期深入市场开展监督执法。一系列动作彻底解决了早市存在的痛点和难题,居民的投诉量同比下降80%以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解决网格主动发现问题不够、解决问题权限不足、部分群众诉求治标不治本等问题,去年开始环翠区大力推行网格化+吹哨报到机制,按照“1+9”的模式建设了区、镇两级的网格化治理暨吹哨报到全响应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区级中心整合12345热线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分流转办、考核督办、分析研判三大功能,镇级全响应中心实现哨源统一、力量整合、吹哨报到三大功能。通过将镇街对部门的反向考核权重由10%提高到30%,建立网格事件倒查机制,对网格内应发现未发现问题发布预警和工作提示,有效提升部门报到的积极性,推动网格治理水平的提升。去年以来,环翠区吹哨报到机制处置各类事件30余万件,99%的群众诉求化解在网格内,全区治安形势持续优化,刑事发案同比下降7.22%,实现“十连降”。

民生实事

带来满满幸福感

临近中午,温泉镇明珠社区的老年人陆续来到社区食堂,老人们围坐在桌子旁吃着可口的饭菜,有说有笑,幸福感萦绕着整个食堂。该食堂以“低价位、优质量、高服务”的方式开展就餐、配餐、免费上门送餐服务,解决了老年居民“一口热饭”问题,还设立了“学生作业区”,给父母晚归不便接送的孩子们一处安心学习的场所。

同样是环翠区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海源公园停车场改造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威海城市会客厅、一战华工纪念馆、四眼楼、合庆码头等“高人气”场所的“停车难”问题。

服务群众无止境,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2021年,环翠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规划了10大类87项为民实事,涵盖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养老救助等方方面面,桩桩贴近群众生活,件件关乎百姓福祉。

备受市民关注的羊亭河湿地公园二期,正在精心打造提升中,整个园区都由植物“唱主角”,区域特色明显、景观节点相映成趣,将达到四季皆美的效果;位于环山快速路与崂山路、统一南路交汇处的星乐园,打破传统公园建设模式,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少年儿童专属户外运动场地;正在建设的望海公园将成为全市首个跑步主题游园……为方便市民就近健身休闲,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环翠区投资近9600万元新增40处“小游园”,全区游园总数达到325处,百姓出门“200米见园见绿”成为现实。与此同时,环翠区着眼群众需求,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食堂28处、农村老年餐桌6处,今年还将建设17处社区食堂和农村老年餐桌,年内总数将达到51处,不但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还将大大方便周边群众;高标准建设城市书房11处、共享书柜11个、村居基层服务点80个,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一顿热乎饭,一个小游园,一座“新”小区……一件件为民实事落地有声,汇聚起百姓生活的幸福点滴,折射出环翠区委、区政府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的为民情怀。

本版摄影:夏志忠①海天一色的环翠美景

②网格化支撑有力提升了各类事件的处

置效率

③“社区通”小巷管家队伍成为居民自

治的中坚力量

④社区食堂“一口热饭”让老人笑开颜⑤环翠区精致整洁的城市道路⑥精致的小游园备受群众欢迎⑦信用“五进”让城市社区大变样⑧如诗如画的羊亭河湿地公园

⑨精美设计的游园扮靓了城市,幸福了

居民

⑩打造“初心·1932”等平台,实现党史

学习教育在身边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