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的回声

20210605期来自:吉林日报

□郭杰

风风

过过

云云

眼眼

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新华颂(公木诗文选)》(以下简称《诗文选》),把公木先生过去未曾公开发表、文集中也没有收入的诗文作品,汇集起来,付印成书。这是一件不同凡响的好事情——因为这将有助于更真实、更全面地认识公木其人及其思想和作品,同时也为20世纪中国文学和学术文化,增添更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使之呈现出更饱满的历史原貌。

公木先生(1910—1998),原名张松如,河北辛集(今属石家庄)人,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学者、教育家。

他早年在北京投身左翼文学运动,抗战时期辗转来到延安,投身到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历任抗大政治部宣传科教育干事、八路军直属政治部文艺室主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教员等职,创作了《鸟枪的故事》《哈喽,胡子》《我爱》等优秀诗篇,并与作曲家郑律成合作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演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与诗人何其芳合编《陕北民歌选》,还出席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赴东北参与创建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担任教育长、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后调任鞍山钢铁公司教育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等职。1957年,下放到吉林省图书馆劳动。后调到吉林大学工作,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副校长,并担任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曾写下大量文学作品、学术著作,为我国的文艺事业、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木先生也是我的恩师。

1990年底,我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八年时光,就是在吉林大学工作,担任公木先生的学术助手,协助开展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后来形成了九卷本大型著作《中国诗歌史论》,将从上古到现代的中国诗歌艺术发展历程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获第一届国家社科项目优秀成果奖和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在此过程中,我作为副主编,在公木先生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从策划选题到组织撰写,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更从先生的高风亮节和精识卓见中,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成为终生难忘的精神财富。在绿荫覆盖的长春东中华路上,在那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十八家”的淡黄色楼宇的二楼,先生那朴素而温暖的寓所,对我来说,犹如一座启迪智慧、增长学识的殿堂。师生对坐,如沐春风,耳提面命,醍醐灌顶。每念及此,多少珍贵的回忆,就会从脑海里一幕幕闪现出来。

所以,当中良兄转达吴翔师母之命,要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我感到了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是出于回报师恩的私人之谊,更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所在。

公木先生平生著述,大略可分为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两大类。在诗歌创作上,其已出版的诗集主要有:《鸟枪的故事》(东北书店,1947)、《哈喽,胡子》(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十里盐湾》(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作家出版社,1954)、《公木旧体诗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我爱——公木自选诗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人类万岁》(解放军出版社,1999)等等。在学术研究上,其已出版的著作,多半集中在诗歌研究方面,如《谈诗歌创作》(新文艺出版社,1957)、《诗要用形象思维》(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诗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中国诗歌史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第三自然界概说》(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等;也有一些,则涉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的研究,如《中国文字学概论》(北平新亚书局,1935)、《历代寓言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老子说解》(齐鲁书社,1987)、《作诗 治学 为人:公木序跋选》(长春出版社,1995)等。

这些著述,绝大部分已收入到著名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吉林大学原校长刘中树教授主持编辑的六卷本《公木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之中。这部340万字的文集,堪称其毕生心血的结晶,体现出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独创性,曾获2002年度吉林省优秀图书奖和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公木先生在漫长曲折的人生历程中,怀着惊人的热情和活力,创作了众多内容丰富的著述,而为种种原因所限,总还是有一些诗文作品,未能收入上述文集中,不免形成遗珠之憾。而今,这部《诗文选》的整理出版,恰好弥补了这一历史遗憾,怎能不令人为之欢欣鼓舞!

这部《诗文选》,包括诗歌60多首,文章10余篇,虽然作品数量不算特别多,但在内容上却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歌部分,有1933年从事左翼文艺运动时创作的《工农歌》,有1939年在延安时创作的《快乐的八路军》,反映了作者早期参加和见证的革命活动;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创作的《十月一日》《黄花颂》《水兵之歌》,表现了对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