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的﹃麻袋毛精神﹄

探索吉化勤俭节约精神的传承之路

20210604期来自:吉林日报

传承“麻袋毛精神”

本报记者李婷姜岸松通讯员尹海峰籍红

20世纪50年代初,吉化染料厂仓库保管员于德泉拣拾麻袋毛,做建筑用麻刀,首创“于老仓库”,修旧利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后来被定义为“麻袋毛精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吉化染料厂工人李云山从扛麻袋包到掌管麻袋库,勤俭节约,被誉为“红色管家人”。

“麻袋毛精神”就是这家大型企业“抠门”的典型例证。上世纪70年代,吉化染料厂李云山等工人在库房里回收旧麻袋,积攒麻袋毛,把抖落在地上的物料都回收起来,在当时能换回四辆“解放牌”卡车。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被称为“麻袋毛精神”。

近日,记者走进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来了解和挖掘“麻袋毛精神”的传承之路,探索这一民族精神永不褪色的秘密。

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苯酚车间安全员刘玉,于1989年听着“麻袋毛”的故事走进染料厂,成为25号车间的一名操作工。20多年后,他当了班长,成立了刘玉工作室。工作室有他的“百宝箱”,从几分钱的螺丝钉,到几十元钱的弯头,再到几百元钱的旧阀门,甚至还有从价值上百万元废旧设备上拆下来的旧零件,应有尽有。刘玉说:“我把这些东西修一修,说不上什么时候它们还能派上大用场!”

如今,已成为安全员的他,在传承“麻袋毛精神”的同时,不断注入新时代的新内涵,让“麻袋毛精神”薪火相传。

父子吉化人

“我和父亲都是吉化人,父亲在化肥厂退休。我小时候,父亲常和我讲‘麻袋毛精神’‘红色管家人’李云山的故事。”刘玉感谢父亲早早地就给他播下了勤俭节约的种子。

刘玉记得,他在25号车间工作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种中间产品——己二胺。这个东西是进口的,是用来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物料,6万多元钱一吨,但每次桶底都抽不净。“所以我就把残料倒到一个小桶里,再往系统里加。”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个综合回收单元,一个精馏单元,两个单元都要加,每次要加6桶,两个单元就是12桶,我一次就能回收5公斤左右。你看,6万多元一吨,一公斤是60多元,5公斤就是300多元,浪费了多可惜啊!”

也就是从那时起,工厂里的一个旧阀门、一颗旧螺丝、一块旧垫片都成了他的“宝贝”。在日常巡检和设备检维修工作中,刘玉看到废旧零件,都舍不得扔,像捡到宝贝一样带回班组修理。“我觉得这东西修理一下还能用。”有人为刘玉算过一笔账,通过废物利用,他每年能为工厂节约资金5万多元。

刘玉记得,他在化工三班当班长那会儿,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曾发动班组成员一同参与技改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连续分析检测1100多次后,装置控制点优化率达到90%以上,不仅提高了苯酚产品质量,还大幅降低了各项能耗,为工厂创效106万元。

在刘玉班组规范化操作的带动下,各项管理工作更为精细。如今,在刘玉等一批“大国工匠”带领下,染料厂还将“麻袋毛精神”注入了现代化管理的新内容。今年,染料厂制定了《提质增效攻坚实施方案》。以2月份为例,提质增效让苯酚丙酮装置运行平稳,比计划增产68.46吨;开展节能优化攻关,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将伴热阀门关闭1/3,实现了节汽;开展质量攻关,通过优化调整相关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受控;在工艺安全管理方面,通过操作管理模块对控制点超标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数据超标,及时整改调整,保证平稳率达标。

提到“麻袋毛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家的影响,刘玉举例说:“夏天的早上一般4点多钟天就亮了,但我们厂内照明都是到6点才熄灯,我就建议提前关掉。这样的情况下,一年下来能节省不少电费呢。大家都从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算起,这不是抠门,这是节约。”

刘玉常说:“生产装置就像家里的东西一样,你不去关心它,肯定会出毛病的。有句话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它,这样家才能越来越好!”

刘玉就这样以厂为家,从点滴做起,勤俭节约了30多年。他用自己的言行一传十、十传百,把“麻袋毛精神”传给身边更多的人。刘玉的徒弟萧兵说,师傅把20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带着他们搞改造、搞攻关,节约各种费用1300万元。现在,他和几个师兄都已经成为技术骨干了。前两年,他还和师傅一样,当上了公司的“金牌工人”。

刘玉曾连续8年被评为吉林石化公司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吉林石化公司“十大金牌工人”、吉林市“十大金牌工人”,荣获吉林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评为吉林石化公司“四种精神”——“麻袋毛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

在刘玉等先进人物引领下,“麻袋毛精神”早已从染料厂扩展到吉林石化公司所有工厂和单位,成为吉化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提质增效 向节约要效益

在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总降变电所,记者见到回收的旧电机被用来做实验,墙上的钟也是大家用回收的电气物件做成的,美观又实用,创意十足。

车间里,像挂钟这种大家自己动手做的“作品”随处可见。从班组休息室到学习室,墙上的书画、桌上的仿宋字、模拟电路板、小电机仪表,都是收旧利废的成果,既体现了班组女工们的勤俭精神,还展示了她们的创新意识。

在吉林石化电石厂,一说起“麻袋毛精神”的传承人,不得不提到总降变电所的技术员陈晶。陈晶看上去很文静,但她从班组长干到技术员,说话办事都很干脆、干练。

“我1998年上班,到这个变电所,班组里全是女同志。从1980年建所一直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是坚持自己修开关,自己检修设备,这已经成了传统。”

陈晶回忆说:“我刚上班的时候设备老旧,一个油压开关200多公斤。我体重才八九十斤,一个人根本整不动。我们就两个人一起推,拆卸下来以后,把里面的动静触头用砂纸打磨、擦干净。把油抽出来之后,再把油放回去,里面的护片一个个再搁回去。我们从老师傅那里传承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自己能干的,坚决自己干。”

合理调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就能减少电能损失,降低运行成本。陈晶发现组合电器箱里的温度调节器处于自动状态,当温度达到一定数值,箱内加热器自动加热、停止,温度值设定太高,不但不利于电缆长期带电运行,也造成电能损失。陈晶提出根据季节和温度高低,不定期组织员工调整温度调节器的上下限值。这样算下来,组合电器的40个温度调节器和6千伏开关柜和52个温度加热器,每天可节约331度电,全年可节约12万余元电费。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细水长流,账就怕细算”。

班组对节能降耗工作实施“责任分块、个人包点”的精细管理模式,强调日常行为的重要性。陈晶号召大家从节约一杯水、一度电、一滴油、一张纸和节省一块抹布做起;室内温度适中,减少热风机使用次数;打印纸重复利用;上下楼后随手关闭楼道灯;茶杯里的隔夜水用来浇花、洗手、卫生清洁……

陈晶不仅自己“抠”,还带着班组成员一起“抠”。陈晶说:“我们曾请过沈阳高压开关厂两名技师授课,学到了电机工作原理,电机设备自己也能修了。这是因为电机出了毛病,不一定整个都坏了,有可能是里边线圈或触头坏了,我们就先查找问题,尽量把好的部件留下,自己再组装。有的电机因为环境因素,触点失效了,导致回路不通,我们就用砂纸把触点磨好了,再继续用。别看小电机不大,修好一台,也能节省1000多元呢。”

在2015年检修过程中,她们利用以前收集的废旧零件,修复66千伏一段电压互感器红灯不亮等故障和隐患12项,节约材料费及检修费8万余元。近年来,她还带领班组员工粉刷围墙320延长米,节约施工费2万余元;先后完成50台高压开关柜、4台变压器的自修工作,处理设备隐患12项,节约修理费10.6万元。

陈晶说,在技术上一线之差就可能造成几万元、十几万元,乃至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她始终在安全的前提下,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在坚持技术学习的同时,她结合公司打造“挖潜增效”的要求,不断总结创新,做到学以致用。

2015年,她与班组同事查阅大量资料,通过历年来的运行数据,大胆提出减小变压器容量的合理化建议,更换两台主变压器,每年可节约容量费808万元。

陈晶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为了节约安装费用,必须提高装配精度,这就要精准测量母线桥上每一颗螺丝的位置。那时还是冬天,我们就爬到变压器顶上去逐一测量,确保一次安装到位。”

总降班组双母乙段回路损失率高,她带领班组员工对回路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技术参数比较对照,从电表参数查到现场二次接线,最终查出问题,及时调整接线,近几年挽回计量不准确造成的损失近百万元。

陈晶曾先后荣获吉林石化公司“五型模范班组长”“十大标杆班组长”“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省能源工匠”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她心里始终装着工厂利益,传承“麻袋毛精神”,坚持勤俭节约,把人人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出了大成绩。

(本期党史顾问:省委党史研究室孙太志)(本版图片由吉林石化公司提供)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