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智慧口岸项目建设纪实

20210603期来自:吉林日报

模块化机房,高效节能

— —

本报记者 祖维晨 通讯员 孙广生

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圈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智慧边检”第二期规划开局之年、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关键之年。随着集模块化机房、数字化证研中心和智慧勤务指挥中心于一体的智慧口岸一期项目落地建成,这“三驾马车”标志着该站在科技化引用、数字化运用、智能化应用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2020年5月,新建圈河口岸硬件建设基本完工,已具备软件建设的基础。该站抓住这有利时机,早谋划、早布局、早部署,将建设节能、高效、安全的模块化机房提上了党委议事日程。该站充分认识到建设模块化机房的重要意义,按照“信息支撑、数据牵引、云端构架、万物互联”的整体建设思路,加快推动机房建设向信息化、节能化升级换挡。

为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达到最先进的建设标准,该站先后5次与专业技术人员就机房设备性能、数据应用、系统维护、安全指标等方面开展意见交流和深入研讨。

该机房具有较强的技术前沿性和设计前瞻性,总投资150余万元,使用面积70平方米,采用一体集成建设方案,按照国家B级机房建设标准,包含供电、防雷、防火、空调、照明、安防、综合布线和网络管理8个子模块。机房具有运行安全可靠、使用绿色节能、拓展灵活便捷、管理智能高效4大显著优势。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紧急事件,机房具备了基础硬件双备份、定期自查网络链路,事故监控可追溯4大特色功能。各个模块独立搭配,接口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便于添置其他应用和增值业务。同时,为方便机房日常管理,提供了定制数据管理服务,通过3D视图展示运行状态,实现了无人值守,人力成本大幅降低。该模块化机房的投入使用解决了时间、空间、人力、功耗和扩容5大现实困难,提供了省力省心的信息技术服务。

数字化证研中心,先进多能

自体制改革以来,该站致力于打造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移民管理队伍,大力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强化边检业务练兵。提升证件研究水平,提高证研队伍能力也是队伍“四化”建设的关键一环。

该站作为我省对朝最大的陆路边检站,长期以来,不仅在10个边检站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更承担着业务理论创新的任务。业务练兵,证研也是主阵地。该站充分认识到证研工作对一个大站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以新口岸建成为契机,集聚众智、博采众长,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数字化证研中心建设。今年年初,该站与上海总站高波证研室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加强经验分享和成果共享,实现远程教学和远端指导。

该证研中心总投资120万元,占地面积80平方米,分为样本查询、采集鉴定、自助学习、风采展示、成果共享5个区域,配备宝捷拿中型文检仪、OLED透明展示屏、85寸8K全色域极清电视、55寸触摸一体机等设备。该证研中心还具备了网络授课、现场实操、资料查询、精准鉴别、成果展示等7大主要功能,是集教学、科研、实战于一体的综合数字化证研中心。自投入使用后,证研小组成员统筹分工,按照闭环式、复验式的工作模式,利用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快速准确完成可疑证件鉴别鉴定工作。该站民警可以依托证研云平台,快捷上传分享和下载学习,终于摆脱了排号学习的“窘境”。

勤务指挥中心,科技智能

2020年以来,该站积极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便利,谦虚学习“走出去”,先后派人到北京、上海总站以及赴罗湖、瑞丽、畹町等边检站“取经”,学习这些单位智慧口岸、指挥中心建设先进经验,誓要建设一个集尖端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全省领先的指挥中心,为加强口岸严密管控、保障口岸顺畅通关提供强有力基础支撑、科技保障。

历时一年多的建设,今年4月,一个智慧勤务指挥中心拔地而起。该指挥中心总投资420万元,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包括数字大屏、电子沙盘、无纸化办公平台等终端设备,以及集群对讲、全域临时布控球、定制执法记录仪等前端设备。系统平台非常丰富,融合集成了视频监控平台、GIS地理信息平台、通信平台、信息汇聚平台、指挥调度系统和智慧安防等8大平台系统。综合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LTE网络等5大核心先进技术,将口岸监控、通道卡口、单警装备全部整合,实现口岸业务动态全景展示,执法执勤可视化,指挥调度扁平化。在此保障下,智能感知、立体防控、快速处置与精准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风险防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指挥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安全管理从人力密集向科技集约转变。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