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往何处?

听听它家乡的人怎么说

20210609期来自:长春晚报

象群为什么

西双版纳15头亚洲象“流浪云南”,它们北迁的原因,不少人认为主要是栖息地环境恶化、食物减少,而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亚洲象32年的郭贤明对此有其他看法。

6月6日在夕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 本组图片 新华社发

1

2

3

保护区内大象饱和了吗?

会出现北迁的趋势?

郭贤明:一开始我们认为是食物的问题,现在感觉不仅仅是食物。

云南大学陈明勇教授有个团队,专门针对亚洲象做了食物调查。据他们调查,亚洲象的食物有400多种,在西双版纳都有,它现在走出这个区域,(别的地方)食物丰富度可能还没我们这边高,但它为什么不返回?可能原因比较多。

我认为,它们可能希望寻找到一块新的栖息环境,从种源这块来说,过去我们这边(西双版纳保护区)的象非常少,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有170多头,(之后)缓慢增长,增长到一定程度,可能逐渐会向外扩散,寻找一些新的适合它生长的环境,这是野生动物的天性。

4

5

6

人工设施

是否对大象生活构成影响?

郭贤明:我们保护区内基本上没有水电站。不过,现在的勐海、澜沧象群的确是受到景洪电站影响没有回迁。因为电站蓄水之前,水比较浅,它们经常过去过来。修了电站,象群过去之后,水蓄起来了,影响到了它们的回迁通道。它们以前出入的那个地方并不宽,为什么过不来?我们分析,那地方以前沙滩比较多,象能在沙滩上行走,现在沙滩没了,两岸的泥土长期被水浸泡,泡化了,象下去就上不来。那群象到目前为止就停留在那边,在西双版纳就是唯一的例子。

所以,水的流域变化会影响大象的活动区域改变。不过,这个不是保护区内的水电站,是澜沧江的水电站。进入西双版纳植物园那群象在罗梭江两岸栖息地往返,因为才生了小象,它过不了江,等小象长大到能顶住水的冲击力就可以。

橡胶树

会挤压大象生存空间吗?

郭贤明:在保护区种橡胶树侵犯了动物的栖息地这个说法,我最近听到蛮多。自然保护区虽然是国有的,但里面分布了很多村寨,村寨里的老百姓以前就划分了集体林、自留山、水田,这些不属于保护区的范围,我们没法让他们不种。过去在轮耕的过程中,在不种粮食时,这些土地会长出很多小灌木和草,它们很多是象的食物。现在很多土地种了橡胶树,这成为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橡胶林精细化管理后,林里就没有灌木和草了,大象就逐渐远离这里。近些年胶价低,老百姓不精细化管理了,树林里就长出了很多大象爱吃的食物。到植物园的象群,在勐海呆了半年,就都是在橡胶林里。

我们说的保护区也好,栖息地也好,都是我们为野生动物设定的区域。但这么大的动物,它只要认为哪个地方有食物,哪个地方适合生存,就会找它作为栖息地。

大象的食物

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郭贤明:大象是吃草的动物,森林覆盖越好的地方,草越少。因为森林茂密的地方,林下是空的,森林稀疏的地方,草本灌木相对较多。我们一直在加强保护区的管理,森林面积越来越大,树长得越来越大,象能够吃的林下植物却在逐渐变少。所以,过去保护区里还有很多大象食物,它在保护区里食物已经能够满足需要,就没必要出来,但食物少了以后,为了满足需求,象就在人休息的时候,在夜里出来了。亚洲象往外走的过程中,习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休息了以后,象才出来,可能是适应了人的活动规律。人怕象,象也怕人。因此,过去我们认为象是个夜行动物。现在看,象其实是昼夜都活动的动物,象一天活动的时间可能有18个小时,只有4个小时在睡觉,这就是白天见到象比较多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象对人的畏惧越来越小了。

7

8

9

在保障大象食物方面,保护区做了哪些努力?

郭贤明:我们一直在探索食源地建设,希望能够把一部分象吸引到食源地上去。开始食源地也种玉米、甘蔗,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后来觉得这个做法可能偏了,就改了。因为我们不想强化大象对老百姓农作物种类的依赖。所以,我们利用保护区里以前的村寨搬出来后留下的一些空地,在这里开展一些食源地的建设。我们就选择大象喜欢吃的,而且吃了会再生的植物。为减少种植的成本也会考虑见效快的,芭蕉也会种。我们还会修水塘,修硝塘,让它们在这个区域里留得住。

现在两个食源地都有常住象群,长期在这里活动的有20几头象。

能在昆明

就地“圈养”大象吗?

郭贤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建食源地可以,因为大象即使不在食源地活动,也在保护区内活动,不会对老百姓造成影响,但在昆明那边,人口密度太大,如果要建食源地,估计要建个围栏。特别是有15头象,如果食源地不够大,还是得投食。如何吸引它们去我们设定的地方,可能投食是一个更理想的方式。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大象吃的东西非常杂,不同的食物对其身体机能起的作用不同。菠萝、香蕉、玉米,可能让它吃饱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长期这么吃,会不会对它的身体造成影响?如果长期就这三五种食物给它吃,含糖高,热量高,大象会不会像人一样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还需要下一步研究。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