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撑起“保护伞”

20210609期来自:无锡日报

家庭如何为孩子撑起“合适”的“保护伞”?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在家庭保护方面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在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馨萍看来,家长在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明白,无法事事周全,经历才是孩子最好的养料,保护应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而非拘泥于眼前。“家长往往从自身经验出发本能地保护孩子,把自己对伤害的认识、对挫折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刘馨萍认为,简单用“不可以”禁止孩子做出危险行为无法消除危险。科学保护孩子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学会使用“危险品”,培养应对伤害、困难的积极态度,学会应急处理的技能。

家长包晓峰坚持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小伤小痛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危险。他把儿子在学校里手指被直尺上的圆孔卡住的经历作为教育素材,引导孩子做事要思考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一直为孩子撑‘保护伞’,而是帮助孩子自己撑起那把‘伞’。”包晓峰说。 (陈春贤、杨涵)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