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太盼提速,让水质根本性好转拐点早日到来

20210526期来自:无锡日报

这个夏天,在无锡,除了监测水质、打捞蓝藻等应急防控举措,太湖西岸的两大生态修复行动将为持续10多年的太湖治理硬核赋能。5月15日,宜兴丁蜀镇定化港到乌溪港1.5公里的湖滨生态带修复工程启动建设;同日,宜兴周铁竺山圩退圩还湖主体工程全面启动,两年后,3174亩圩区将恢复成太湖水面。

在距定化港30多公里的周铁镇竺山圩,一场阵势更大的生态修复战已完成505亩退圩还湖先导段的开挖,清淤70万立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工程挖到太湖湖底吴淞高程1米,挖出的淤泥正作翻晒处理,其中一部分用以建设太湖大堤。这项宜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退圩还湖工程完成后,将为太湖增加3174亩生态容量,增强湖体调蓄能力。

“2007年以来,作为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无锡‘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矢志不渝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这几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改善幅度总体大于全太湖平均,水质类别由V类好转并稳定至目前的IV类。

忧虑与欣喜如影随形。“太湖水质根本性好转的拐点还未出现”,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处长刘朝阳今年3月起经常来无锡驻点参与应急防控,他细说了两大问题:一是2016年以来,湖体总磷浓度经历了大幅反弹、逐步回落的过程,2020年为0.075毫克/升,总磷浓度对比2007年降幅很大,说明我们这么多年的治理路径、方向是对的,措施是有效的,仍然要坚持做下去,但要进一步提高精准度;二是苏州东部湖区以前多为水下森林,2016年大水后开始藻进草退,尤其是渔洋山水域,2020年多次发生饮用水源地藻密度超警事件,太湖南岸的湖州水域这几年也出现了较多蓝藻水华,这些现象表明湖体藻型生境没有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水文、气象条件,仍有可能发生大面积蓝藻聚集。

展开地图,形似蟹壳的太湖不光是长三角的“生态绿心”,更是流域城市共同的母亲湖,9个水源地供水服务范围超过3000万人,占太湖流域总人口的一半。然而多年来,入湖污染物总量大于环境容量,2019年入湖总磷1500—2000吨,而太湖承载能力为500吨,多了2—3倍。“一方面太湖的取水量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排污总量居高不下,双重挤压下,太湖不堪重负。”刘朝阳说,现在已到了长三角协同治太的提速阶段。

“浅水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无锡大浮吴塘门定点研究治太已有25年,他建议,削减内源污染和严控外源污染双管齐下,“像宜兴在西太湖岸边固化淤泥栽种芦苇,利用风向、水流引蓝藻进芦苇荡,吸收用作挺水植物生长的营养,这种生态修复和清淤固淤双赢的模式值得推广。”而控制外源污染一定要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将生态评估纳入GDP考核,从顶层设计出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切实把污染物排放减下来”。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