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现场小朋友恐惧不配合怎么办?

儿科主任“何大妈”专业哄娃

20210609期来自:深圳晚报

隔离点住进两位聋哑老人,咋交流?

深圳晚报讯(记者 刘轶轩)6月6日下午,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何樨坐在她的办公室,盯着眼前桌面上放着的手机,脑子里回想着核酸采样的整个流程,逐个环节分析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一会儿,桌上的手机响了:“何大妈,我这里出现新情况了,你看看应该怎么解决。”

5月26日晚,福田区卫生健康局下达疫情防控工作战令,要求福田二院设置大规模集中采样点,完成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定点采样,设置若干小区采样点完成疑似次密接人员所处楼宇人员的采样,由于儿科主任何樨对核酸检测流程较为熟悉,医院指派她负责各采样点的指导和沟通工作。

6月6日,深圳启动全员核酸采样,福田二院紧急派出20多个小组200多名医护加入采样队伍,何樨依然负责这20多个小组的指导和沟通。“这200多名医护都是从各科室紧急调配的,他们很多人都从没接触过核酸采样的工作,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他们上手,是很困难的事情。”何樨说,即便所有采样人员都很熟练,采样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类突发情况,而她的工作,就是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核酸采样只是将棉签插入鼻腔或咽部,再拿出来放进试管这样简单的操作,但事实上,这背后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接到任务后,我首先要准备物资,例如试管、棉签、袋子等;接着要准备人,为工作人员排班,培训检测系统的使用、如何录入居民信息、如何进行流线布局等,现场排队、扫码、采样各环节间应怎样衔接互不打扰;更要考虑其他的应急情况,例如系统崩溃怎么办?那可能就要进行手工录入甚至手写录入了。”何樨说。

由于很多人是初次采样,难免遇到不少问题,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选择第一时间拨打“何大妈”的电话。6月6日16时至24时,何樨的手机响个不停,接电话接到手机发烫。在为同事们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同时,何樨还不忘安抚同事的心情:“你已经很棒了,加油哦!”

5月26日以来,何樨几乎没睡饱过一天,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她却毫无怨言。“我也没多想,只想着自己能多干一点,疫情就能早点结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能为大家、为社会做贡献,也是我作为党员、作为医生的价值和使命。”

在同事的眼中,“何大妈”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又像定海神针,不管什么麻烦,找她一定能解决;不论遇到什么事,“何大妈”总是和颜悦色,还时不时对身边人进行“心理按摩”,又像是大家的港湾。

何樨不仅是福田二院医护的“何大妈”,更是患者和居民的“何大妈”。由于常年在儿科工作,何樨有着独特的“哄娃”技巧,采样过程中遇到因恐惧而不配合的小朋友,同事们都会请何樨出马。“小朋友,让阿姨看看你的牙齿好不好?”当小朋友张开嘴巴,何樨又准又快地将棉签插入咽部,小朋友还未察觉,采样就结束了。“除了小朋友的工作,我们还要做家长的工作,为小朋友采

▲5月31日,何樨(右一)为福田二院医护人员做核酸采样培训。

样时,家长有时更心疼,这种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家长信任我们。”

“何大妈”的外号是同事们亲昵的调侃,但这3个字蕴含着一名党员、一名医护人员、一名抗疫战士的精神内核。也正是千千万万个“何大妈”不计利益得失的默默付出,为我们负重前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手语老师志愿服务搭起沟通桥梁

深圳晚报讯(记者 易芬)近日,77岁和78岁的两位港籍老人计划前往广西,他们经深圳湾口岸入境,转运至罗湖新都健康驿站,接受14天集中隔离。

这本是一次简单的隔离,但两位老人是高龄老人,又是聋哑人士,两位老人用文字书写交流也成为问题,驿站工作人员有点头疼,他们觉得一定要细致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老人情况,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在罗湖区卫健局、东湖街道办和罗湖区残联的紧密协作下,6月3日,志愿者、手语老师花花受邀来到了驿站,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每天查房,花花和医护人员一起出动。两位老人都特别高兴,每次见到医护人员,他们不再悄无声息,而是不停地表示感谢,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需求。

医护人员及时获取了信息,给两位老人提供易消化的食物,更换他们需要的床单。

据悉,罗湖区新都健康驿站为入境人员提供14天集中隔离服务,并根据隔离对象身体、心理、生活状态等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至今受到很多入境人士认可和称赞。

▲6月8日,庄广能(左二)在核酸采样点引导市民扫码登记。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摄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