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有关部门20天完成6328平方米土地签约补偿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将扩容

20210608期来自:深圳晚报

孩子手指被门锁“咬”了消防员前往救助

深圳晚报讯(记者 周江南 通讯员 许黎明)家里再平常不过的门锁,居然会成“吃”手指的怪物?6月6日下午,深圳消防接到报警称,龙华区龙华街道大浪墩背龙苑新村有小男孩的手指被门锁卡住了。

龙华消防救援站接警后,立即出动两辆车,载着12名指战员赶赴现场,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布置抢救。这名小孩因调皮怕被母亲打骂,躲进房间用手指头顶住门把手,没想到导致大拇指被卡进去了。消防队员使用砂轮机先对门把手进行破拆,拆下来后,再用砂轮机、绝缘剪、老虎钳等工具进一步破拆。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消防员成功将为小男孩的手指“救出”,确认无异常后才收拾器材归队。

深圳晚报讯(记者 张璇 通讯员 林培杰)近日,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民治街道仅用20天顺利完成6328平方米土地签约补偿,有力保障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扩建工作开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这所省党史教育基地将迎来扩容、再放光彩。

作为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及文物最多的主题性纪念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始建于2005年,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一个个在中国文坛熠熠生辉的名字,因抗战时期一场成功的大营救,为中华民族、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和“文脉”。这场大营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2020年9月1日,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1年4月1日,龙华区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对这所深圳“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升级扩容,进一步发挥该基地党史教育意义和作用。

位于大营救纪念馆周边的143间祖屋系扩容升级范围之内,需要用地征收。

为做好纪念馆扩建用地征收,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充分总结福城观澜产业地块土地整备项目党建经验,开展多次前期调研,面对面与股民“掏心窝子”,尊重股民意愿,用好用足土地整备政策,提出了解决用地问题的最优方案。

最终,仅用20天便完成用地签约任务,再次跑出了土地整备“加速度”,成为“党建引领整备”在龙华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据了解,龙华区深入挖掘和利用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把福城观澜产业地块土地整备现场指挥部原址改造为奋斗记忆馆,是全市首家以土地整备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号召全区党员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精神,主动作为,拿出奋斗的最佳状态,为全面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贡献更强大力量。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雕塑。

本报资料图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