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人生路上的节点

20210608期来自:现代金报

作者:徐静传播学博士,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

余秋雨说:“因为在路上,一个人摆脱了固定的环境,陷入了广阔无比的陌生和未知,但生命的缰绳却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上,你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强大。”“在路上”这一过程性的特性,会消弭人生因瞬时得与失而产生的心理落差,让人体认漫漫长途中,生命因脆弱而弥显珍贵,因不戚戚于一时之失、不汲汲于一已之得而愈发强大无畏。

或许,我们不得不面临得与失之间的艰难选择。拥有都市的繁华,就失落了山野的幽寂;拥有了安全的港湾,就放弃了追索的漂泊。高晓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想要告诉红尘中的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它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而是生命必然经受的历练与过程。

其实,得与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它们以对方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惧失去,才拥有了获得的可能。刻意求取,将生活之沙牢牢抓住,反使它们更轻易地从指缝溜走。太多抱着事事都想得偿所愿初衷的人,太多失之交臂、得不偿失的喟叹。动人心魄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许多就是这样的无心之得,无意之得。

将得与失看作过程的人,定是能摆正心态、无畏考验、内心强大的人。他可以经受失去的残酷虐待,也可以一番自我调侃:至少我已经证明那些东西并不属于我,我犯的那些错误都已被我排除在外。这是失,还是得?难以断言。一如秋水长天蓦然相映,相反相成,淬炼出新的人生自觉。

得与失的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对个体的成长而言,从得与失中学会反思前因,审视自我,规划将来,失也能转化为得:关于人生阅历,关于心智心性,关于生命意义。如果从得与失中只学会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是“宁我负天下人”那样精致的利己主义,再多的得,最后也会演变成触目惊心的人间失格。

将得与失看作过程,是希望我们能不汲汲乎得,不戚戚于失。不为个体一时的得与失而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站在得与失面前的,有我们自己,还有许多与我们相关的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家。

我愿将把得与失看作终点的人,想象成一个一笑泯恩仇,无牵绊,无挂碍,坦荡磊落,快意人生的江湖游侠。那么,把得与失看作过程的人,就是那些失败后不轻言放弃,成功后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儒者。他们像孔子一样拥有“一种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快乐,而且健康。”他们以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

喜欢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一种无奈的失;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

在得与失的人生考量中,我们一直在修行的路上。

在人的一生里,会面对无数的得与失。在我看来,对待得与失的态度,就是我们自我审视的方式。处理好了,受益无穷。处理不好,贻害长久。

把得失看成终点的人,过于看重得与失,悲观也气馁;把得与失看成起点的人,看淡得与失,乐观也积极;把得与失看成过程的人,积极也理性。相比“终点观”、“起点观”,我更欣赏“过程观”,得与失,是人生路上的无数节点。

得与失,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硬币的两面。付出努力,目标实现,谓之得;付出一定努力,目标没有实现,谓之失。“终点论”者眼睛只盯着“得”,一旦不如意,难免怨天尤人,自怜自艾,此乃下策。“起点论”者,心胸豁达,乐观看待得与失,放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此乃中策。“过程论”者,从历史出发,努力当下,缜密思考,眼光长远,化“失”为“得”,此乃可取之心态,上策也。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宦海沉浮,但却进退自如,从容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诗句。失了官位,得了文学,养了美食,青史留名。“打不倒的小个子”邓小平同志三起三落,得失之间,频繁转换,依然信念坚定,深思熟虑,徐图再起,最终领唱“春天的故事”。苏轼、邓小平都从容看待得与失,但又回头审视奋斗过的路,不骄不馁,淡然处之,理性思之,把握当下的节点,从过去的“失”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失”也就成了“得”。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每个位置或阶段的目标都值得去执着追求,在得失面前抱持一种恰切的心态,比得失本身更重要。在漫长的人生长路上,每一个得与失,都是一个节点,站在节点,回望并学习过去,让经验成为自己的老师,才是通向未来的不二之选。

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此时此刻的高考,也是一个得与失的节点。“终点观”只会让我们陷入“躺平”、“内卷”的风险,“起点观”的观念会带来激励,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以“节点观”引导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奋斗。只有站在历史和当下的维度,保持开阔的视野,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最终到达“马斯洛金字塔”的顶点——自我实现。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