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20210528期来自:现代金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

宁波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周耀飞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阻碍达成目的的障碍。就是我们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必然的情绪反应,会给人带来实质性伤害,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周耀飞认为,孩子的抗挫力更多是从父母的身上得来的。家长需要看懂孩子的挫折,透过行为、情绪,看懂孩子的内在需求,与他共情并陪他一起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孩子来向你诉苦:“这么多的古诗词,实在是背不会。”家长怎么做?物理学上有一个词是“同频共振”,应用在心理学上同样有效。两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只有共处在一个频率上,你说的话对方才能听得进去。

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刚才注意到,你跟读特别认真,可是你读了半天都没有达到你自己的熟练要求。”当你理解了孩子并把它说出来,孩子就会跟你敞开心扉,诉说他的难处,他知道你是理解和接纳他的困难以及他内在的期待的。

我们整个人就像冰山一样,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为与情绪,冰山以下是我们内在的心理需求。

孩子在行为上说“我好累呀,我好没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我学不好,这让我很沮丧”。如果我们直接把沮丧感拿走,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盲目安慰,把孩子的沮丧去掉,是非常不利的。

家长可以说:“古诗词对你来说是很难,但你很想要背会它,对吗?”孩子说:“对,我要背会。”那接下来可以说:“我们看看怎么能够学会。”当孩子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的读懂、理解、有效陪伴,可以提升孩子的心理复原力。

当孩子碰到了困难,解决了它,下次再碰到相似的困难,他就有信心解决它。翻越困难,孩子们的抗挫力才会提高。

引导孩子积极应对心理和情绪变化

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心育教研员 余也冰

教育内卷时代,很多时候,孩子的成功容易理解为考试的成功,学生的志趣、情感、人际交往能力被忽视,他们睡眠不足、消极厌学、身心俱疲,心理压力过大而无处发泄,这就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

学校要打破“唯分数论”,教学评价不只为定性,更要为发展。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可以试行情境式、体验式评价,将学生从没有意义的题海中解放出来,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内生性评价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向上获得更好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喜悦感、获得感、成就感。

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配足、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常规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重视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救火不如防火”,要关注所有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他们打好预防针,让他们能科学认识各种心理问题,正确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懂得在自己和他人发生心理危机时积极求助。

开放学校心理咨询室,有专人值班,向全校公布心理热线电话和邮箱,让学生的求助渠道开放而畅通。做好每学期的心理筛查工作,重点关注情绪偏激、抗挫能力差、家庭特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保密原则下,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学生心理委员对他们进行动态的关注,有必要时做好转介工作。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