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式党建在吴江﹄系列报道①

融入发展,﹃红色引擎﹄澎湃强动能

20210611期来自:新华日报

引领民营经济阔步前行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委创新实施“融入式党建”工程,把党建融入发展、融入民生、融入区域、融入群众,奋力推动党建展现

新气象、新作为,为吴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今日起,本

报推出“‘融入式党建’在吴江”系列报道,展现吴江厚植党

建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成效,敬请关注。

本报讯(方燕)6月2日,2021年张家港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暨高新区(塘桥镇)民族文化展示节启动仪式举行,通过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同时对最美民族团结人物等进行表彰。

活动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现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开设了“民族美食街”,设有土家酱香饼、风味拉面、新疆馕饼、新疆瓜果及本土特色小吃等摊位,现场群众一起品尝各民族美食。“巧手民族坊”中,展示了苗族小蜡染画、苗绣、蒙古书包钥匙扣等,并邀请现场群众共同参与装饰画和古诗词贴画制作。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天美民族风舞蹈队带来土家族舞《梦幻羌寨》、青龙小学学生代表朗诵的《少年心 中国梦》、琴箫合奏《我和我的祖国》、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合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精彩的节目陆续登场。

□ 李仲勋 周成瑜 陆洁晴 徐衡 徐瑞雅

“融入式党建”实施以来,吴江区始终坚持党建融入发展,破除“就党建抓党建”造成的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成功将党建与民营经济发展、创新驱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并牢牢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以党建“最大政绩”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

走进亨通集团,1000多平方米的“亨通党校”功能齐全,为企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了一个规范化、常态化教育培训阵地;依托智能化党建平台打造的“党建随身行”App,就像一所“移动党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党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5月21日,“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研讨会召开,亨通集团坚持党建与发展双轮驱动的经验备受认可。“党建强,则企业强!”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感慨地说。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这不仅是吴江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考量,也成为吴江“融入式党建”在非公领域追求的目标。吴江牢牢树立“党建强则发展强”这一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民营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2013年,吴江开始通过深化分类工作法,开展非公企业党群共建工作,并选派党员干部深入非公企业进行指导,尔后几年又陆续出台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岗位津贴政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关管理办法等,使得党建渐渐融入企业的“肌体”之中。一把把“起炉灶”的旺火,推动吴江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民企党建典型。

结合多年的探索实践,到了2018年,吴江又在“提升组织力”研究上率先破题,原创性制定发布“非公党建组织力标准体系”,并启动实施“四个一”工程,明确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龙头、十家重点、百强示范、千企提标”的非公党建新格局。这一套标准体系把组织力划分为政治领导力、发展推动力、组织生命力、队伍战斗力和社会服务力5个部分,并细化成20个

方面56条具体标准,为非公党建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施工图”、

提供了“金钥匙”。

除了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外,吴江还积极搭建对接上级党组织资源的桥

梁和平台,向外借力帮助企业提升发展

质效。2019年7月以来,通过现场会的形式,全区已有45家重点民营企业党组织与41个省级机关党组织实现结对共建。共建过程中,各个省级机关各展所长,为吴江民营企业精准纾困,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惠利。

吴江用行动和事实证明,非公党建的扎实开展,有力地助推了民营经济的日益壮大。目前,吴江已成为江苏民营经济“领头羊”,民营企业总数超8.4万家,注册资本超5000亿元。全区有本土培育的世界500强企业2家,恒力集团和盛虹集团分别位列107位和455位。

“红色动能”驱动创新发展

5月12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开市锣敲响,苏州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吴江首家科创板上市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博众精工敲开上市之门的“金砖”。“目前,我们公司已拥有各类技术研发人才近1500名,能够建立起这样一支人才队伍,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博众精工人力资源副总监于军介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博众精工直接对接了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达成一系列人才共同培养计划,政校企联动发力,让人才推动企业前进的车轮滚滚转动。

创新驱动,关键在人才。吴江强化党管人才意识,从人才队伍、人才载体、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发力,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从2013年修订完善人才创新创业“55352”工程政策,形成“1+10”人才政策体系,实施优秀人才“生根计划”,推进事业育才、服务留才、环境聚才,到2017年围绕全区“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制定出台吴江“人才新政15条”及实施细则,再到2020年出台《吴江人才优先购买商品住房的实施办法》,满足人才自住型商品住房需求,着力提升人才安居服务满意度,吴江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需求,与时俱进修订各类政策,把党管人才这一主导思想始终落在实处。

去年4月,吴江与苏州银行推出“人才贷”金融产品,为区内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的优秀员工提供优惠信贷政策,解决他们的短期资金需求。而到了今年4月,吴江区人才办、人社局又联合苏州农商银行对“人才贷”加码升级,新的金融产品覆盖范围更广、政策条件更优,比如,凡区内本科学历以上人才、取得中级职称的紧缺专技人才均可申请,一次办理、三年授信、线上支取、随贷随还,让人才拥有更多获得感。

眼下,伫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舞台中央,吴江更加注重人才的协同服务,与青浦、嘉善建立人才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人才联合培养评价服务合作协议》等文件,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服务贯通的人才合作新机制,构建一体化示范区人才发展合作共同体。

人才的厚度决定了城市的高度。当前,有超过30万的各级各类人才选择留在吴江。他们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活跃于城市的不同板块、不同领域,用智慧和汗水驱动着吴江的创新发展,共同勾勒“创新湖区”“乐居之城”的现实模样。

赋能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不久前,松陵街道东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丁琦以一名预备党员的身份,走进了坐落在东太湖生态园里的“海棠花红”初心广场,体验了一堂特殊的户外党课。沿循“引领之路”,用脚步“亲历”鲈乡大地上发生过的党建大事,感知时代的沧桑巨变;面朝“信仰之墙”,激情诵读入党誓词,追忆历史赋予的职责使命;透过“绽放之花”“成就之窗”这些独具匠心的巧妙设计,捕捉吴江党建工作的深刻内涵与创新成果……经受初心广场的思想洗礼,丁琦感慨道:“是党的正确的领导,让吴江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初心使命,续写好‘引路之路’的示范区篇章。”

为便于一体化示范区党员干部就近开展革命理想、革命精神现场教学,2019年9月,吴江携手青浦、嘉善,整合三地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资源、历史文化遗址等,共同遴选出98个红色阵地,制订“初心寻访”红色阵地地图,并结合地理位置、阵地类型、区情风貌等,研究设计了12条“初心寻访”红色路线。如今,这些阵地已然成为三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重要载体。

推出“初心寻访”红色阵地,是吴江实施党建项目,整合优质资源,协同推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专家指出,建立示范区,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长期以来的“区隔”,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而突破“区隔”需要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建设,来推动区域协同,只有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才能将三地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

示范区揭牌以来,吴江携手青浦、嘉善,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释放各方资源的叠加优势和互补效应,不断深化各领域共建共享。去年7月,三地共同签署发布了推进示范区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1+2”文件体系,包含《关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进行党建系统集成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推进“城镇圈”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3份文件,对示范区党建工作进行整体布局、系统谋划。在这一文件体系的指导下,三地围绕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发展共推、治理共抓、队伍共育等内容,各扬优势、互学互鉴,更好地适应示范区建设新形势,打造党建引领下跨行政区域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新路径。

党建引领之下,示范区三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跑出一体化发展“加速度”,轰出示范区建设“推背感”,一幅紧密协作、命运与共的一体化图景正渐渐浮现,未来全貌尽显之时必将惊艳世人。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