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不随环境变化的品格,才有人生更多的机会

20210609期来自:新华日报

回顾来时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深感,是高考给了自己深造的机遇,让他在大学期间遇到优秀的老师,拓宽了他的

眼界和思路。

在上学期间,缪昌文从未争名夺利,却一直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源自于他的启蒙老师——私塾先生出身的祖父对他的教诲。从小,家中的《二十四史》《论语》等古籍被缪昌文翻了个遍,一本《论语》更是背得滚瓜烂熟。缪昌文记得《论语?阳货》中有一句“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意为“真正的坚硬即使被打磨也不会变薄,真正的洁白受到污染也不会变黑”。缪昌文说,祖父取其中的“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作为教导孩子们做人的准则。这句话也伴随他多

年,是他做人的根本。

“我从未想过出人头地、争名夺利,我认为只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缪昌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照亮了自己并

不算平顺的求学之路。

1974年,因“文革”原因,缪昌文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分配给他的工作是担着扁担去挑粪。此前从未挑过扁担的他,几天劳动下来,扁担就磨破了肩膀,最后衣服和肩膀的血肉混在一起,疼痛难忍,但劳动不能停,艰苦的劳动,也让缪昌文更明白“一箪食一瓢饮皆来之不易”的

道理。

1976年,曾有一次进修的机会摆在他眼前,令渴望学习的缪昌文心动不已。当时族中一位长辈找到他,希望他将这次机会让给另一位长辈。机会虽然难得,但儒家教育中的“孝”字让他选择了退让。没想到的是,这次放弃让缪昌文等来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好机会。

顺利考入大学并不容易,因为当时在学校的物理课教的还是农用机械,化学课的主要内容则是农药和化肥。缪昌文只在1972年“教育回潮”期间才算真正接触过中学的内容。

好在由于成绩一直优异,老师们都很喜欢缪昌文。器重他的数学老师更让缪昌文借住在他家,他便利用这样的机会阅遍老师家的藏书,并接触到了大学的微积分。这不仅让缪昌文顺利通过了高考的数学考试,而且在大学学习高等数学时他也毫不费力。

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最让缪昌文纠结的就是志愿填报。其实,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与祖父、父亲一样当一名教师,并将志愿锁定在老家附近的一所师范学院。但是,因成绩突出,中学校长反复劝他报考南京工学院。那时,南京工学院有“南方小清华”和“中国麻省理工学院”之称,缪昌文并没有自信能考上,只觉得离家不远的师范学院更适合自己,又将志愿进行了更改。

得知此事后,校长再次登门,找到他父亲,苦口婆心做工作。校长为学生前后奔走的这番好意都看在了他父亲的眼里,父亲不忍辜负,便劝他将第一志愿又改回南京工学院。

尽管缪昌文知道,第一志愿如果不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几乎也没有了希望,最终还是抱着今年失败就来年再战的想法,填报了南京工学院。

7月的高考结束后,缪昌文又回到公社宣传队继续工作。一天,快要下班时,有人来单位办事时告诉他,邮局有封写着他名字的挂号信,他的第一反应是写错了,再一想,难道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缪昌文匆忙赶到邮局,但已错过了营业时间。第二天一早,缪昌文就等在了邮局门口。邮局一开门,他就迫不及待将信取出拆开,果然是录取通知书,而且是南京工学院的!

缪昌文回想,当时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还真有点像范进中举。“那年,我们镇上共有12个人被大学录取,其中6人被重点院校录取,我是其中之一。知道我被录取,家里人都颇为自豪,甚至全村人都觉得骄傲。”

来到南京工学院,缪昌文笑称自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大城市南京的一切令他感到新奇,同时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专注学业,也是当时大学生们唯一的念头。”缪昌文说,为了学好英语,大家将英语单词本裁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条,将英语单词和句型抄写在上面,再用皮筋将其扎起,并随身携带。走在路上的时候,就会随时拿出来背诵和朗读。曾经在中学没被重视的化学和物理,在大学则成为他专业中最重要的两门课,甚至衍化出很多分支课程。

学生认真,老师更刻苦。缪昌文从老师身上,也看到了祖父一直告诫他的做人道理。老师们不仅教学生知识,也以身作则,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当时,毕竟刚刚恢复高考,很多老师也需要适应大学教师的岗位,如果不认真备课,很可能第二天就会被学生的问题难住。在这些老师中,缪昌文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材料学的孙伟老师(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本身的专业是结构学,进入南京工学院后成为材料学的教师,也是边教边学。

“不过,因为当时材料学的研究方向不明确,有些同学选择了改专业,但我没有。”缪昌文坚定地表示,他不后悔选择这个专业,就像他不后悔没有报考清华大学一样,尽管后来得知自己的分数完全可以被清华大学录取。

本科毕业后,缪昌文被分配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这里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可以让他将学校的基础理论一一实践。后来工作调整回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在混凝土领域打拼多年后,缪昌文真切地爱上了这个领域,并且钻研很深。

“一位老先生曾提到过,八小时出不了科学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便是创新,也是在知识不断积累中的升华,没有基础的创新无异于空中楼阁。”缪昌文表示,就像孙伟院士,她如此热爱材料学,为了方便研究,在她70多岁时甚至与老伴一起搬入学校办公室,吃住在那里,只为节省路上的时间……

除了对学科的执着,时至今日,缪昌文依然觉得,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好,不能有瑕疵。这是他对学生们提出的要求,就像当年祖父一直教导自己的“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做人要身正,要从小打好基础,拥有高尚的人格,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样,不论做什么工作,因为身正与专注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获得更多的机会。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