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滁河防洪工程完工,母亲河蝶变“幸福河”

十年治水,擦亮“襟江带滁”新名片

20210607期来自:新华日报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一抹蓝绿东去,两岸墨带束身。近日,随着滁河治理最后一段工程保江圩段完成扫尾,南京六合区境内106公里滁河干堤“绿堤身、黑通道”成为标配。古老的滁河“换装”后全新亮相。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滁河见证着六合区经济社会的变迁,她既是防洪灌溉的母亲河,也是居民依水而居的景观河,更是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迈入“十四五”,大美六合正擦亮“襟江带滁”的生态名片,奏响新时代的大江大河交响曲。

□ 本报记者 李凯

通讯员 张小超 李信 汤永国

江河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瓜埠山下,滁河大堤上最后一方沥青滩铺成面,黝黑的沥青大道蜿蜒伸向远方,壮阔的滁河平添一份精致。滁河保江圩段的扫尾,标志着历时三年的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完善工程(六合段)全面完工。

六合襟江带滁,全长269公里的滁河超1/4段都在辖区,汛期既要承受滁河上、中游近6600平方公里的来水,又易受江潮顶托,洪涝夹击,是名副其实的“洪水走廊”。1991年7月,六合原新集乡孔湾滁河大堤决口,5米多高的洪峰咆哮着扑出堤外,1.8万群众受灾,至今仍是人们的痛苦记忆。

治理滁河的努力从未间断,近十年成效尤为明显。2012年以来,六合区加大投入,对滁河干堤、分洪河道堤防整治加固,兴利除弊。滁河流域防洪总体标准达20年一遇,分洪道及干流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新城段达100年一遇。

“这次工程,相当于补上了全区大江大河防洪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六合区水务局规划与基建科科长张德泉介绍,长江干堤防洪工程早已完成,3年前,滁河近期防洪治理完善工程开工,共治理堤防工程46.17公里,包括滁河保江圩段、红山窑闸下左右岸、霸王圩段、老滁河左右岸(支流)、划子口左岸(分洪道)。工程采取浇砼护坡、联锁块护砌、水泥搅拌桩防渗处理等措施加固堤身,新材料新技术加持“鸟枪换炮”,全流域防洪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比钢铁混凝土更坚强的,是“人”筑成的“铜墙铁壁”。在六合区水务局会议室,几个矿泉水瓶里赫然盛放着9条指头粗、豆青虫状的白蚁蚁后。“这是刚从龙袍赵坝消险段发现的,白蚁繁殖能力惊人,巢穴对大堤破坏性巨大,三年的白蚁巢穴有拳头大,十年老巢能蹲下一个成年男子。”水利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苏静正拿着这些标本为管理人员上“必修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理念早已深入每个水务人的内心。该局多年来总结出一套白蚁防治特色办法,经常还被其他地区请去“传经送宝”。每年汛期都有“党员突击队”技术干部驻守街镇,日夜巡防。

从1991年至今,经受住2016年、2020年大汛考验,滁河安澜已30年。

复兴桥下,河水清冽,两岸青葱,从滁河引来的清水注入,跌水口好似一个小瀑布……每到夏日傍晚,滁河支流、六合城区的旭光河边人气满满。附近居民邹光荣说,前几年这条河“臭名昭著”,两岸曾被开辟成菜地,废弃杂物成堆,公厕污水直接入河。气味最难闻的时候,附近幼儿园小朋友经过都带着口罩。

六合区将旭光河东段纳入全市黑臭河道整治任务目标,连同附近槽坊河、四坝河一起从根源治理,经过水体、水面、水岸“三层修复”,再种上铜钱草、粉绿狐尾浮床等水生植物,旭光河河道生态系统重塑。水务部门还对周边未拆迁地块农田污染源进行整治,完善小区雨污分流功能,同时引滁河水作“源头活水”,旭光河面貌彻底改变。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六合江、河交汇,16.1公里长江干堤绕于境南,106公里滁河干堤贯穿腹部,境内分布大小河道160多条,中北部山区密布56座中小型水库,河流水系纵横交错,如同地表主干动脉和毛细血管,构成六合生态肌理。六合区委、区政府把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聚力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过去五年,六合全域消除黑臭水体,4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环境位居全省前列。

护城河、招兵河、八百河……包括滁河在内每条支流被彻底整治,六合居民推窗即可见水清岸绿,散步一处一景。六合大桥、复兴桥、古棠桥等6座大桥如河面上的琴弦,拉开了城市建设框架,滁河两岸面貌翻开崭新的一页。

河道治污,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六合区系统化提升水环境质量,新建成的雄州污水处理二厂一期工程去年正式投入运营。瞄准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六合区与三峡集团等合作,正以“绣花功夫”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将污水管网接入9个街镇、2513个自然村的12.7万户农户,打造农村治污新样板。

串联乡村振兴新图景

初夏的新禹河两岸,麦浪翻滚,丰收在望。“十三五”期间改建完工的新禹河闸蔚为壮观,由不挡潮的低闸改建为具备防洪功能的高闸,单孔净宽由6米提升至8米,连同滁河流域其他控制性枢纽工程一起,全部完成更新换代,行洪、调蓄功能全面升级,滁河“十年九涝”渐成历史。

滁河治理好,与之通连的八百河、黄木桥河、新篁河、昶丰河等系列中小河流治理及消险工程建设,镶嵌在流域局部的多个农田水利重点县、重点片区工程,灌区综合治理工程等联动提升整体防洪、抗旱效益。水库库容恢复及生态清淤,农村河塘疏浚等,皆有了可靠的输水通道和水源。

一条滁河,灌溉沃野百里,滋润千年棠邑,串联起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滁河经过治理,由一湾自然水道变成了一条安全的“水长廊”,一道优美的城市风光带,一座市民共享的城市客厅。老城旧貌展新颜,新城沿河布局,原先人迹罕至的河滨大道,成了一个热闹的去处。浮桥“上了岸”成了“风雨廊桥”,古棠桥、六合大桥各具特色。每当夜幕降临,放眼望去,两岸璀璨迷人。

滁河厚载人文,从河滨一期“滁河石壁”记录千百年来有关六合的古诗文,到河滨七期以古城墙元素为基面打造的30个板块的《棠邑春秋》历史文化墙体雕塑,再到后来的文庙街区、伊斯兰清真街区、草塘生态公园……直至今天的古棠公园、果老滩城市公园,滁河环境整治续写着人文六合新篇章。

六合母亲河正蝶变“幸福河”。六合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围绕六合打造“产业增长极、宜居新空间、生态后花园”定位,对照区委、区政府“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名城北部增长极、美丽古都幸福北田园”目标,将不断擦亮“襟江带滁”生态名片,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爱水、亲水、乐水。

上图:滁河六合新城段。下图:六合区滁河夜景。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