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尚书》

20210604期来自:新华日报

鉴古知今,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让中华民族

的悠远文脉延续至今。

今年2月,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首播,第一期介绍的是《四书五经》中的《尚书》,收到了热烈反响和普遍好评。节目中,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宗武对《尚书》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日前,记者采访了做客“江苏方志大讲堂暨三江通识大讲堂”的钱宗武教授,听他讲述《尚书》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重要价值,揭秘《典籍里的中国》台前幕后的故事。

《尚书?虞夏书?尧典》书影

□ 本报记者 于 锋

《禹贡》分“九州”,“徐州”“扬州”是哪里

《尚书》究竟有多重要呢?钱宗武引用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江苏徐州人)《史通》中的话来描述:“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也就是说,如果把七经(汉代以来历代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比作一个穿戴整齐的人,尚书就相当于人的帽子,处在最高,也是最重要的位置。

作为研究《尚书》的学者,说起这本经典对于华夏文明的意义,钱宗武如数家珍:“《尚书》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是中国文化史上很多重要思想、理论、概念、观点的源头。”举例说来,《尚书?舜典》第一次提出中国著名的文学理论术语“诗言志”,第一次提及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梓材》;《尚书》还是中国方志学的肇始。《尚书?禹贡》把天下分为九州,分别详细记载各州的山川河流、水土治理、土质肥瘠、赋税等级、风物特产、交通贡道;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荀子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由《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演变而来。“可以说,《尚书》承载了大量中华民族最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钱宗武说。

《尚书》的影响力也远及海外。三国时期,《尚书》传到朝鲜半岛,后又传至日本。20世纪日本两位天皇的年号“昭和”“平成”皆取自《尚书》。对西方来说,《尚书》也是广为流传的中国典籍之一。最早的拉丁文《尚书》译本刊行于1626年,为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所译;19世纪出现了最早的《尚书》英文全译本。当代英国汉学家彭马田说:“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钱宗武将《尚书》与西方著名经典进行了对比。西方最早政书是《理想国》,作者是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西方最早史书是《历史》,又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作者是希罗多德(约前480-前425);而《尚书?盘庚》作于公元前十三世纪,比《理想国》和《历史》早800多年。“由此可知,尚书不仅是中国历代典籍中的‘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政书和史书。”

在《尚书》中,也能找到古代江苏的“身影”。《禹贡》分天下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江苏人在“九州”名单里看到了熟悉的“徐州”和“扬州”。自然,《禹贡》中的“徐州”和“扬州”和如今江苏省设区市中的“徐州”和“扬州”不能画等号。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和扮演《尚书》传承者“伏生”的演员倪大红根据《禹贡》描述“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是徐州”“淮河和大海之间是扬州”,可见古代江苏的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禹贡》中的“徐州”和“扬州”。有趣的是,《禹贡》将九州土地按肥力划分为九等,“扬州”为最差的“第九等”。但3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大禹所说的“扬州”(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天已成为全国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区之一。

从《尚书》汲取前进力量

去年底,钱宗武受邀担任《典籍里的中国?尚书》的学术嘉宾,全程参与了节目的编排和制作。他认为,作为一档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应充分挖掘《尚书》的文本特征和核心价值,让古老的智慧照进现实,让先贤的思想烛照当下。经过反复讨论,学术团队和制作团队最终确定,在节目中安排两个戏剧内容的演绎,一为“大禹治水”,一为“牧野之战”。前者出自《尚书?禹贡》。大禹担负治水重任,没有采取他的父亲姒鲧以“堵”为主的失败方法,而采用了“疏”的方式炸开龙门,通畅黄河,才有了后世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诗句;后者出自《尚书?周书?牧誓》,讲述周武王率领军队,同心同德,团结一心,以少胜多,最终战胜了暴虐凶残的商纣王。

钱宗武说,《典籍里的中国》邀请演员倪大红、吴樾等人,对《尚书》故事进行再现,不单单是为了给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为了展现《尚书》的核心价值,与当下进行对接和融合。“大禹治水”的核心价值是强调华夏九州的多民族性,强调九州自古一体,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大团结不论在哪一个时期都无比重要;而“武王伐纣”则是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一亘古不变的永恒真理,“通过这样古今交替的解读,观众们更容易读懂《尚书》,进入《典籍里的中国》。”

《尚书》的文字以艰深难读而著称,在300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尚书》?这是钱宗武在各个场合常会被问到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其中的精华和内涵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他将《尚书》对于当代人的作用归纳为“三知”——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尚书》记录和保存着古人在明德、修身、团结、进取、勤劳、节俭、爱民等方面的深邃思想,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鉴古知今,行稳致远地走向未来。

成书3000多年前,记录上古记忆

钱宗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首席专家,国际《尚书》学会会长。他用40余年的时间编撰先秦文献、上古汉语等各类研究著作20余部,其在《尚书》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

“《尚书》,是‘上古之书’,堪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钱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尚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尚”和“书”两个字的分析,追溯《尚书》起源。“‘尚’即‘上’,是‘上古’之意;‘书’的繁体字是‘書’,上半部分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下半部分是人的嘴巴,形似‘曰’。”钱宗武认为,这两个字生动说明,《尚书》是由史官记录上古君王所讲的话而形成的著作。中国有悠久的“史官传统”,所谓“君举必书”,君王的“言”、君王的“行”都有专门的史官随时记录。《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史官们记载的内容形成两种书——《尚书》和《春秋》。当然,“尚书”的“尚”还有其他解释,有古代学者认为,“尚”即“君上”。汉代王充《论衡?正说篇》:“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

《尚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已很难确定,可推断大约成书于3000多年前。传说中,孔子晚年对《尚书》进行整理和编纂,经过认真编选,得百篇,《尚书》因此成为重要儒家核心经典之一。“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的《书》就是《尚书》。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古代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下至春秋的秦穆公时代,时间跨度约1500多年,《尚书》内容丰富,记载了虞、夏、商、周的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和历史事件,比如尧舜禅让、鲧禹治水、商汤伐桀、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周公摄政、平王东迁等,涵盖了千年间天文、地理、哲学、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各方面内容,为后人了解古代社会提供大量珍贵史料。因此,我们可如此描述《尚书》的重要地位:它是我国一部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