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民族舞蹈诗,用二十四节气打开江南之美

20210603期来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陈洁)5月30日晚,由南京市文联、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演出的2020年度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族舞蹈诗《节气江南》,在紫金大戏院成功首演。

《节气江南》在二十四节气背景中着墨江南,以时间流转为经,以气象、物候和民间活动为纬,用“望雨——春之期盼”“听风——夏之渴望”“追月——秋之情愫”“迎雪——冬之憧憬”4个章节诗意勾连,编织出江南地区独具魅力的风俗人情画卷。

总导演顾芳表示,《节气江南》选取非遗元素作为创作之源,在二十四节气中,有机地将傩风、舞龙、大鼓、剪纸等非遗项目编织成舞蹈诗的文化底色,不仅架构了更加鲜活的江南民俗风情画廊,也更易于找到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共鸣。

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还请来民俗学、文学、艺术学、舞蹈、音乐、农业、经济、多媒体科技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策划会、研讨会,开展田野调查,力求让作品不仅颜值在线,内涵也经得住推敲。

该剧编剧戴晓权说,《节气江南》实际上是一幅幅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画,春夏秋冬既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江南的民俗画廊,又是人生的轮回,代表了人生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成长,是天人合一的哲理。

谈及《节气江南》设计理念,作曲潘磊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一份伟大遗产,这次在舞蹈诗剧《节气江南》的创作中,他尝试着用一些现代音乐元素与江南特色的评弹、昆曲和地方戏曲相融合,并以一首最古老的民歌《五月栽秧》加以串联,从而形成全剧的音乐架构。

“这部剧艺术地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最重要的时间文化。”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季中扬表示,虽然二十四节气是经由天文观测得出,但普通百姓只能通过对物象的感受来体验,如立春的冰解冻,春分的桃花开,大暑的萤火虫,《节气江南》抓住这一点来表现,让观众对二十四节气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用审美的方式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