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专家谈①

20210601期来自:新华日报

沿海是提升全省整体发展水平的战略支点

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着眼于发挥沿海地区综合优势、提高全省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必将凝聚高度共识、汇聚强大合力,充分释放我省沿海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推动沿海成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推出重大举措,持续提升苏南发展水平、推动苏中快速崛起、加快苏北振兴步伐,不失时机推动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1+3”重点功能区战略,全省生产力布局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初步形成了沿江沿海沿河沿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两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沿海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条件具备、大有可为。

一是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我省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心地带,北连环渤海地区,南接长三角中心区,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连新欧亚大陆桥,地处“一带一路”、沿江沿海交汇点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区的中心,随着航空、高铁、高速和水运等现代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沿海河湖连通、海河交汇、江海联动等战略优势更加凸显。

二是资源禀赋极为富集。我省沿海地区国土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59万平方公里,海域3.75万平方公里,且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拥有954公里海岸线,通州湾、滨海港等建设深水航道条件良好。海洋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第4位,滨海湿地占全国18%。这些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承载和有力支撑。

三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以连云港港、盐城港、南通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布局基本形成,沪苏通、盐通、连盐、连徐、徐盐等高铁相继建成运营,连云港机场、盐城机场、南通机场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沿海以大产业建设推动大园区、大城市发展的条件更加完善。目前,沿海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占全国71%,是我国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全国领先。盛虹炼化一体化、中天钢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有力推进,江苏自贸试验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哈 (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韩(盐城)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加快推进。未来沿海将形成一批百亿级领军企业、千亿级现代产业和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级开发园区,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可以说,沿海是江苏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全省经济基本盘的稳中加固,而且能够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省域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保障,形成多极增长、双向支撑新格局,进而实现“江强海兴”“南北均衡”发展。

沿海是支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地

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一年多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全国一盘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全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着力推动布局优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生态治理、民生改善以及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重点工作,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在中美经贸摩擦和疫情灾情等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有力支撑了全国发展大局。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提速、深度合作的关键阶段,对更好优化营商环境、集聚要素资源、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省沿海地区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中沿海发展带的“北翼战略要地”,靠江靠海靠上海,战略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支撑优势独特。过去,由于区域发展基础条件影响,我省参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多表现为苏南和沿江地区的参与和融入,尤其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优势互补、环境共管共治、人文相互交流等方面,苏南和沿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效明显。现在,随着上海推进世界级卓越城市建设,倒逼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和非核心功能疏解的力度加大,特别是苏南和沿江加快绿色转型、创新发展倒逼传统重化产业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快,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提供有力支撑。这为我省沿海地区发挥空间和资源等后发优势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历史机遇不容错过。沿海地区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奋力扛起国家战略赋予的重大使命,更加积极主动策应上海和苏南、沿江新一轮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沿海地区把空间和资源等优势转化为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积极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辟一块国际一流的建设热土,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领军企业、优势产业、特色园区和美丽城镇,全面提升我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发展优势。

沿海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发展的重大使命。这意味着进入新发展阶段,江苏要有更高追求、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具体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努力在培育现代高效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大局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我省推进沿海开发战略以来,全省上下特别是沿海地区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推动沿海发展进入快车道,许多重要指标好于全省、好于苏北苏中。2020年,沿海地区经济规模占全省比重达到18.8%,比2009年提高2.2个百分点,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5%,高于全省年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0年到2020年,沿海地区城镇化率提高约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城镇化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可以说,沿海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我省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南北互动合作的重要开放门户,站到了开放发展的新起点,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承启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沿海地区参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力度加大,我省沿海地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跨江融合发展、陆海联动发展的势头将会更加强劲,创新创造活力将得到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增强。随着沿海地区参与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和国内高铁大通道等重大建设规划项目的加快实施,我省沿海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要素流动畅通、对内对外开放环境和安全保障条件将会得到显著改善,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服务能级和竞争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沿海地区将成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放层次更高、服务环境更优、辐射能力更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战略目标,作为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紧迫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奋勇前行,为深入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