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姿态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20210601期来自:新华日报

□ 史志军

决策

之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当前,“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是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的精准定位,更为宿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基本路径。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征程中,我们务必要提高“政治三力”,进一步扛起“四化”同步新使命、把握“四化”同步新要求、强化“四化”同步新担当,以开拓进取、务实苦干、风雨兼程的奋斗姿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贡献宿迁智慧与力量。

提高政治判断力,主动扛起“四化”同步新使命。在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中谋划“四化”同步。我们要着力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与路径依赖,敢于先行,勇于先试,更加创造性地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全力打造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能够形成示范的现代化建设“宿迁样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谋划“四化”同步。在看到宿迁可喜的发展成绩时,也要看到新的矛盾或问题,比如,工业化发展程度还不够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未能有效构建,科技创新水平仍需提升,高层次人才集聚能力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都会制约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此时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正当其时,也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在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中谋划“四化”同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久弥新,它应贯穿于“四化”同步发展的各个环节。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就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就是检验发展得好不好的最高标准。以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契机,要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把握“四化”同步新要求。更加注重工业化的龙头引领作用。工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强大引擎。继续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强市”,积极构建“321”先导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迈进。围绕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人工智能、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在低碳环保、共享经济、供应链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载体支撑作用。城镇化承载着“四化”同步的发展空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质量,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满足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需求。着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补齐各类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把宿迁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更加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强基固本作用。农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坚实保障。全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接二连三”进程,构建更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现代农业能级提升行动、强村富民提质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基层治理增效行动和改革创新突破行动,推动宿迁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聚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全域赋能作用。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有力驱动。积极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做优做实数字经济这篇“大文章”。要将信息化渗透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依托信息化促进各行各业提质增效,为“四化”同步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提高政治执行力,切实强化“四化”同步新担当。主动对标对表,以更高标准谋划发展定位。要跳出宿迁看宿迁,按照“走在苏北前列、快于全省平均、领先区域发展、赶超全国梯队”的目标要求,在自我加压中明确学习赶超、争先进位的标杆,在更大格局中找准“四化”同步发展的“参照系”。要借鉴先进地区和单位的工作理念与成功经验,将“他山之石”变为自身工作的启发,并将其完善转化为符合宿迁实际的发展举措。同时,要在对标对表中摸清短板弱项,准确寻找“四化”同步发展的发力点,力争解决一批“卡脖子”的现实问题。深化改革创新,以更优思维释放发展活力。传承“春到上塘”“耿车模式”“沂涛新歌”等改革创新基因,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破除思想束缚、观念禁锢和工作惰性,实现从“不想改、不敢改”向“愿意改、积极改”迈进。全面聚焦“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区建设,牢牢把握各领域改革创新的规律特点,深度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形成一批具备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品牌。增强风险意识,以更大力度夯实发展根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保持高度警惕,把风险、困难、挑战等分析思考得更加深入,审慎稳妥地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如此才能有备无患。要不断提高防控能力,认真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定不移维护政治安全、生命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四化”同步筑起一道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发展屏障。

(作者为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