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目标”汇成“大愿景”

20210531期来自:新华日报

在南京“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宏阔蓝图上,高淳与六合一南一北,是两块重要“拼图”。

南京各板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明显。统计显示,2020年,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7.95亿元,其中,江宁区和江北新区(直管区)均超2000亿元,分列全市第一、第二位;鼓楼、栖霞、秦淮、建邺、玄武五个区均超千亿元大关。而“北大门”六合区和“南大门”高淳区,地域面积占全市的19.6%和12.2%,地区生产总值却均仅占全市的3.47%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每个板块都不能掉队。尤其边界区域,其发展水平高低和城市辐射力强弱成正比。因此,六合区与高淳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格外引人关注,也更加令人期待。

打造“特大城市郊区新城”,高淳底气何在?高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晨分析,过去五年,高淳区交通格局的打开,以及南京市的重点支持,使得高淳区背靠南京这个特大城市,抢抓宁杭生态经济带、宁宣黄成长带乃至南京都市圈南向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叠加的“风口”。

在具体“战术安排”上,“十四五”期间,高淳区将依托空间优势,持续承接宁苏锡常产业梯度转移,持续紧盯南京市高职院校转移、鼓楼医院与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等优质医疗资源,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样本城市、辐射皖南的区域医疗中心。未来五年,高淳的“小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全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城镇化率达到70%,人口规模超过60万人。

六合区发改委主任管学军在发布会上,用“五个美”概括六合建设“创新名城北部增长极,美丽古都幸福北田园”的丰富内涵。一是借助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强化创新赋能,加快与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科技创新港,体现创新发展之美;二是随着盟固利、云彩时代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体现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之美;三是加速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体现开放发展之美;四是依托长江、滁河岸线等自然禀赋,将优越的生态资源转化成发展优势,体现绿色发展之美;五是统筹雄州老城有机更新,抓好龙袍新城开发建设,体现城乡融合发展之美。

在南京赋予各区的发展定位中,建邺区是最能代表南京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客厅”。从建设创新名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看,“加快建设我国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建邺在全市金融产业布局中的龙头核心地位。而“打造东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也正是建邺区提请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一件大事”。

“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全区第一主导产业,‘做金融、到建邺’的认识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建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龚成林在发布会上给出一组数字:2020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达322亿元,占GDP比重近30%,实现税收47.5亿元,占全区比重44.7%。累计集聚金融类机构超1000家,集聚度全市最高;备案基金管理机构数量、管理基金规模均居全市第一;全省仅2家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已落户。

“核心集聚区”如何打造?建邺区“十四五”规划明确“两步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整合优化空间布局、加快集聚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业生态,至2025年,力争金融类机构突破20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0%左右。第二步,通过“十四五”乃至今后15年以上时间的深耕细作,高质量建成具有金融要素承载力、金融资本吸纳力、金融人才集聚力、金融辐射带动力的东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

秦淮“十四五”发展总体格局是“两高、一融”——“高品质保护更新老城、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城、老城与新城融合共生”。秦淮区副区长董涵说,点亮“生态宜居”这个根本底色,打造最文化的美丽古都核心区;立足“文旅商融合”这个根本基因,打造最南京的综合消费集聚区。秦淮确立的“小目标”,彰显了南京老城更新的“智慧”,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魄力”。

筑高“南北大门”,崛起“城市中心”,老城“吐故纳新”……一个个区域板块的“小目标”,就像一块块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拼图”,共同汇聚成南京“十四五”的一张“大蓝图”。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