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信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的调查与思考

20210531期来自:新华日报

“麻烦给骗子来一杯Mojito”

——

“开门,快开门!”伴随着催促声,无锡市锡山公安分局云林派出所民警高宇峰一脚踹开宾馆房门,阻止辖区内李女士被骗。

这一幕,一个月前在无锡市锡山区发生时,李女士正在宾馆房间内跟冒牌的“公检法办案人员”通话,如果不是真警察及时出现,她很可能被骗走26万元。

设局与破局,正邪交锋,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当下,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出重要指示。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系列部署,江苏“云剑”“蓝剑”出鞘,全警协力、全社会参与,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天下无诈,事关群众安全感。记者最近调查发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必须全链条打击,斩断支撑犯罪的黑色利益链,更为重要的是,唯有坚持打防结合,群防群治,关口前移,才能构建长效治理格局,让诈骗无从下手无法得逞。□ 本报记者 孙巡 陈珺璐

河南小伙离奇出国记

份,跟这一平台有关的投资诈骗案有53起。回头复盘太仓破获的这起特大网络诈骗案,可以用“步步为营”来描述诈骗,都是有计划、按步骤实施——

第一步,通过网络搭讪,发掘有意向的投资人,将其拉入一个大群进行筛选,群内两三百人,除了十几个投资人,其他都是骗子,他们一般都用十几个“马甲”,忽悠投资人;

第二步,从十几个投资人中筛选四五个可诈骗对象,把他们再拉进100人左右的精简群,群内“老师”“客服”“股友”轮番上阵,劝说受害人掏钱投资;

最后一步,锁定一个最佳目标,拉入围猎群。这个群,除了猎物,其他都是骗子。所有的“努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榨干猎物的全部资金。

“这种案件受害人通常经过精心‘挑选’,具有相似性。”太仓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冯元栋认为,他们大多有强烈的投资欲望,但对投资理财一知半解,权威的“老师”加上发大财的执念,使得他们失去判断力。

这样的骗局,打着“投资理财”旗号,都在“群”中操作,而且都以令人咋舌的“高额回报”击穿“客户”的心理防线。

47岁的刘富来自江西,在苏州相城区一家服装厂打工多年。去年在同事引导下,他迷上比特币投资,虽小有斩获,但有赚有亏,收益不高,他渴望跟着高手学高招。

机会真的来了。去年8月,一名自称“rx-ex”投资平台客服的女子打来电话,邀请刘富加入交流群,可接受免费教学。一心想拜师学艺的刘富便进了群。群友不停发收益截图,他动心了,也想试一试。

很快,“rxex”平台助理“王浩”给刘富发了私信,说新客户充值2万元,便可享受“崔凯老师”免费带单,前两单包赚不亏。刘富一听,赶紧充了2万元。在“崔凯老师”辅导下,不到两分钟,他就连续盈利两单,账户显示收益2000元。得知追加足够本金,就能有3-10倍的收益后,刘富又充了4万元。

两天内,刘富的账户金额增加3倍,达到24万元。“崔凯老师”建议刘富继续充值,获得更大收益,当得知刘富再无资金可追加后,他便没了之前的神奇。此后,一夜之间几次亏损,刘富的账户便只剩6000元,当他想从平台提现止损时,发现账户已被冻结。他这才明白被骗了,立即报警。

“受害人充值后,钱根本就没进入‘投资市场’,而是直接打到葛某晨控制的账户。”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阳澄湖派出所民警陈永爱告诉记者,上游“股东”会根据诈骗团伙的需求,或操控行情涨跌,用“数字游戏”诱导受害者追加投资;或暗箱操作,让投资钱款“跌停蒸发”。

这样的套路,屡获成功。去年9月,太仓李贤收到“成都杨总”从社交平台发来的私信,对方自称是单身离异女性,盼望与成功男士共商理财之道。随后,他就被“谈吐优雅”的“杨总”引入“股票投资内部交流群”,接着,又被“老师”带进MT4平台,学习投资黄金期货。20天内,在客服“吴经理”要求下,李贤充值1200万元,而他的账户显示赚了2000万元,可当他想提现部分资金,却被“吴经理”翻脸拒绝。这场投资梦终于破灭。

“投资和刷单,是我省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类型,在高额收益的哄骗下,有的被骗者甚至会反复上当,把亲友的劝诫都当耳旁风,觉得他们都不懂投资。”在省反诈中心主任谢源看来,这些案件不仅利用受骗者的贪欲,更是利用他们对网络的陌生感。“大家对于线下人际交往经验丰富,而当社交转移到网络上时,很多人就失去现实生活中的警惕心,转而让投机心理占据上风。”

去年,江苏侦破电信网络犯罪案件1.5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万余名,办理涉网行政案件1.1万余起,各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今年1至4月,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67万起,损失237.6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6.7%和59%,这类犯罪已占全部刑事警情的40%。

这一组数字,传递出重要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处于多发高发态势,必须把打防管控落到实处,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打赢这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要讲系统思维。既要重拳出击,快查快打,依法严惩,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破案攻坚,实施全链条打击,更要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多部门协同作战,斩断利益链,铲除犯罪土壤;既要创新手段提升精准打击能力,更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人防、技防、意识防,全社会反诈,共筑“防骗墙”,共建“无诈社会”。

“电信诈骗在国内出现十多年,类型与手段还在不停进化,法律的储备相对不足。”在谢源看来,电信网络诈骗作案难度越来越低,加之获利巨大,这些都催生一个个黑色的产业链。

必须看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确面临很多困难。比如,诈骗窝点向境外迁移,抓获操控产业链的“金主”难度极大,成本极高;对于提供手机卡、银行卡、社交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为诈骗团伙提供帮助的个人,如何惩处,立法相对滞后。再如,个人上网足迹、行为数据被打包出售,为诈骗团伙提供精准导航。

对此,南京市江宁区东山派出所中队长刘阳感同身受。今年3月,他接到一起报警,受害人称其与QQ好友裸聊遭到6次敲诈,损失11万余元。这起案件侦查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锁定诈骗团伙所用银行卡的来源。“有些人把自己的银行卡卖给他人,为诈骗团伙提供方便,但很多卡经过一次次倒卖,很难认定在哪个环节用于犯罪。”

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互联网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强化社会共治,真正把“防”顶在前面,最大限度地减少诈骗案发生,就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打击。

说到“治”,要研究规律,讲求精准。电信网络诈骗,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是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犯罪,因此用好技术反制,以技术创新破解技术犯罪。在江苏,覆盖省市县的反诈骗中心,正在成为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专业队”。

“麻烦给骗子来一杯Mojito,你的防范让他充满失败的落寞……”4月29日,一辆大篷车开进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操场,当地公安警务人员正在表演一曲改编的反诈《Mojito》。

这辆大篷车行程超过1800公里,在苏州的商场、社区和学校巡演32场,逾4万市民品到这杯“防骗饮料”。大篷车每次巡演的节目都会根据场景和对象进行调整,让群众在参与中培养反诈的意识和能力。像到高校,他们会邀请大学生出演防范“刷单”“网络交友”节目,这些都是学生们容易陷入的骗局。

在省内很多城市,反诈知识普及正在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在连云港,“反诈水果”“反诈奶茶”悄悄上线。在东海县洪庄镇奶茶店,奶茶杯上印着当地警方提醒:“凡是网上贷款需要先交钱的就是诈骗……”洪庄派出所民警刘义说,考虑80后、90后是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受骗群体之一,他们爱喝奶茶,便推出这样的“反诈奶茶”。很多年轻人来买奶茶打卡,奶茶每天比以前多卖近100杯。

(文中犯罪嫌疑人、受害者均为化名)

▼苏州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永爱 摄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