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骃:躬身为农育“金果”

20210528期来自:新华日报

扎根乡土,选育良种结硕果

5月下旬,苏州吴中东山镇愈加热闹。从莫厘之巅到长圻山麓,超过2.5万亩枇杷林中,当地果农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进行采收。在这漫山遍野的枇杷树中,90%都是一种名为“白玉”的枇杷,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8000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洁白细腻、口味纯甜、广受认可的枇杷品种,在半个世纪之前才被发现和选育出来。而对这一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和推广做出巨大贡献的,正是江苏省农科院专家、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主要创始人杨家骃教授。

太湖洞庭东西山栽种果树历史悠久,是著名的“花果山”,但长期以来,当地果农只能“靠天吃饭”。杨家骃自1959年到吴中东山蹲点,直至1997年去世,近四十年如一日扎根洞庭,通过引进培育、技术改良和推广,让柑橘、枇杷、银杏、杨梅等果品产量更稳、品质更优,尤其是白玉枇杷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黄金果”。

初夏又至,当人们品尝着太湖佳果美味、享受它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江苏太湖常绿果树技术的奠基人。

杨家骃1920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可谓“凤毛麟角”。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华东农科所(江苏省农科院前身)工作,主要从事柑橘研究,并长期在浙江黄岩蹲点。

杨家骃结缘东山,与同在华东农科所工作的妻子张莲君不无关系。1957年底,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科技人员到农村去参加新农村建设,张莲君积极报名,毅然来到了苏州吴县东山,成为一名新农村建设者。

“洞庭东山是生产果品众多的乡镇,尤其是柑橘、枇杷、杨梅等产量较大,是全省重要的常绿果树果品产地。”杨家骃、张莲君的女儿杨思吉告诉记者,母亲是1951年苏南文教学院农学系植保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又在农科所工作,她当时想,来到东山,所学的专业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处。

镇上来了位女大学生,还是搞农业技术的,这样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东山。从大城市到农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条件,都有很大落差,但这并没有难倒张莲君,由于性格开朗,她很快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白天和农民一起出工,教大家果树病虫害防治知识,晚上就在夜校中讲课,为了便于果农掌握植保技术,经常要挑灯编排果树技术要点简报。

“每天晚上,我和哥哥都贴在家里的墙壁上听,什么时候外面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我们就知道妈妈回来了。”杨思吉回忆,那时候虽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母亲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兄妹俩难得见到母亲的面。母亲编写的技术简报,既有技术含量又具实用性,什么气候发生什么虫害,该用什么药,解答得十分详细,成了果农争相传阅的“秘籍”。

在张莲君下乡的两年间,杨家骃不时来到东山。由于东山处于我国常绿果树北缘地区,在专注研究柑橘的杨家骃看来,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太湖小气候和果树资源,是块搞研究的宝地。于是,杨家骃在1959年也向组织申请到东山果区蹲点工作,并决定把家正式安在这里。

对于一直“靠天”种植的东山农民来说,从省城来的专家,仿佛为大家带来一束光。杨家骃不仅把省农科院最新科研成果带下来,还带动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同事、专家来到小镇。那段时期,杨家在东山生活的小院人来人往,家里也成了接待、开会和搞研究的地方。与此同时,东山当地的农技员、果农也常常被邀请到家里来听课,小镇上来了这么高级别的大专家,农民发自内心欢迎,这是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初到东山的那段时间,杨家骃发现群众大量砍伐白果树,政府用行政手段也阻止不住。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群众缺乏白果雌树结果要靠雄树授粉的科学知识,认为雄树不结果就开始大量砍伐。随着雄树减少,雌树结果也逐渐减少,群众就认为白果没有种植价值了,又开始大量砍伐雌树。

眼看着洞庭白果之乡几乎名存实亡,杨家骃和张莲君十分痛心。于是,他们开始研究白果挂雄授粉新技术,并在雌树上试验嫁接雄枝,使原来的雌雄异株变成同株,解决了花粉自给的问题,使银杏产量增加5-10倍。

除了银杏,太湖洞庭东西山还是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但千百年来,因生产技术管理粗放,并受到“父传子”保守观念的束缚,当时东山柑橘种植面积持续不增,柑橘产量既不高,质量也不好。此外,由于太湖地区地处我国柑橘生产北缘,防寒防冻一直是困扰当地柑橘增产的大问题。

杨家骃决定用科学方法改变洞庭东山柑橘的现状。他常常自己背着干粮翻山越岭,一天走十几里山路,深入橘林搞调查研究,并常出入山村,进农舍,访老农,听取农家固有的栽植、管理、防冻方法,并积极总结、试验,培育出十多个耐寒良种。受益于他的推广,不仅把江苏柑橘生产向北推进了100公里,还促进了上海崇明岛、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柑橘生产。

然而,一场“风暴”的来临,打乱了这一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杨家骃夫妇受到巨大冲击,科研资料尽失,张莲君也被迫改行。但杨家骃并没有放弃,他振作精神,1972年下放回到东山后,继续埋头研究、试验改良更好的柑橘品种。短短几年,他把南方柑橘产区的良种引进来,并一次一次耐心地进行试验。最终,天台蜜橘、温州无核蜜橘和南丰贡橘等近十个外地佳种,先后在洞庭东山的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通过繁殖推广,打破洞庭东山原来的柑橘种植格局,大大提高了果农经济效益。

1976年4月,在杨家骃主持下,吴县果树研究所正式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农科院向杨家骃征求意见,希望他回南京原单位工作。但杨家骃想,果研所刚刚建立不久,很多实验推广还仅仅开了个头,如果回南京,自己前半辈子搞的常绿果树科研工作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同时,周恩来总理1962年提出要在太湖地区建立常绿果树林带的远景规划还没有实现。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回南京,决定继续留在东山。

情归洞庭,果树研究后继有人

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杨家骃更加珍惜科学春天到来的机遇。吴县果树研究所初建时十分简陋,仅有10.5亩实验基地,限制了科学试验。1979年,杨家骃多方奔走协调,为研究所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实验基地也增至100多亩。

与此同时,惜才爱才的杨家骃四处寻找因文革受到冲击的技术人员,最终20多名各级科技人员和工作人员顺利归队,撑起了果研所的技术力量。自1978年至1986年间,他们完成了10多项科研任务,获得10多个县、市和省部级别科技成果奖。杨家骃也作为国家标准《鲜枇杷果》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成为全国枇杷界的权威研究者。

人才的回归,让果研所迎来“科研大丰收”,一系列至今仍发挥重要影响的技术被开发出来。通过和江苏省农科院园艺、南京农学院等科研单位所合作,共同承担了东山常绿果树柑橘、枇杷、杨梅及部分落叶果树梅子等的增产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其成果通过国家鉴定,认为该项技术开发为太湖地区发展常绿果树和部分落叶果树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们利用以虫治虫生物防治,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地控制了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经验,也被迅速推广开来。

1983年4月15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头版头条,还对杨家骃长期蹲点东山从事果树研究为农民增收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吴县果研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科研机构,也逐渐成为我国北缘地区常绿果树研究的一个“标杆”。

1986年1月,在吴县果树研究所基础上,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杨家骃先后任主任、名誉主任。躬耕乡土、淡泊名利的杨家骃,也受到苏州当地政府和百姓尊敬,先后被推选为吴县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人大代表。

“杨老治学严谨,对我们后辈要求严格,一直要求我们向专家老师学习、向农民学习、向生产实践学习。”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袁卫明1988年进到中心工作,曾和杨家骃共事多年,后来曾担任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回忆往昔,他对老先生工作中的教诲,记忆犹新。“我一踏上东山这块土地,心就是热的!”袁卫明清楚记得,杨家骃曾多次向他讲起这句话,直到去世之前的几年间,杨家骃还坚持乘公交从苏州市区赶往东山上班,指导后辈进行技术攻关。

如今,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山校区,1500多名青年学子在杨家骃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继续书写学农为农的故事。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现在既做科研又做教学,不仅在这里建立江苏省白沙枇杷种质资源圃,还建立了国家级白沙枇杷优质种质资源基因库、中国杨梅种质基因库等,为苏州乃至全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大量基础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撑。杨家骃果树研究的“衣钵”后继有人。

走进东山镇方志名人馆内,杨家骃的生平简介赫然在列。这个不是出生于东山的东山人,被当地人所铭记和怀念。这个不曾被忘却的名字,已然成为洞庭山水间一个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 本报记者 盛 峥

出乎意料,小镇上来了大专家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