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小学生从“内卷”中

“双减负”

20210527期来自:新华日报

解放出来

5月21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激起学生、家长与教育界人士的共鸣。

“双减负”的明确指示,意在搬走压在中小学生稚嫩双肩的沉重负担,将他们从疲惫的“内卷”中解放出来,着眼长远培养人才。

胡兰兰 魏琳 蔡姝雯 徐冠英

跟不上,就主动要求上辅导班。”

中小学生有多累?

校内与校外,是跷跷板的两端?

“我儿子每次上厕所要半小时以上,因为躲在里面看课外书。”一个初三家长微信群里,陈女士的一句话勾起一连串感叹——“上厕所是孩子一天中唯一放松的时候”。

孩子们纷纷走进校外培训机构,虽然控制了校内作业负担,但校外负担依然沉重,甚至不断增加。校内、校外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压下一头,另一头必定翘起来?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副校长黄健认为,“校内、校外协同管理,才能有效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在学校就能得到个性化辅导,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为学生减负并不是让他们在学校更轻松,相反学校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教育生态的‘源头治理’,还是要让学校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省一些学校在“减负”上进行积极探索。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校长叶斌介绍,多年来该校保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建立一整套作业管理机制,如对作业总量和质量定期把关。泰州市姜堰区娄庄中心小学每学期组织“师生作业设计大赛”,形成师生一起设计、布置、完成作业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金射武说,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该校将作业分为基础性、发展性、探究性3个层面,作业量分层要求,作业难度分层设计,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增效”,南京市陶行知学校高小部负责人刘浩认为,首先就需要保证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提升学习的效率;其次,要注重激发学生潜力、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减负与增效,减什么又增什么?

去改变,很难”。

殷飞说,义务教育短视化、功利化问题的出现,在于片面注重选拔人才,“培养考生不培养人”。学校、家庭包括社会都只盯着升学,关注学生成绩和排名,而不是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教育评价体系还没有彻底打破。教育成为一种竞技,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学校教育之外进行相应的教育投入,由此也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的出现,“我们一定要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给学生的成才提供更多路径。”

人生是一场长跑,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快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养成尊重、担当、拼搏等优良品质,将让他们受益一生。省级乡村实验小学——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通过体育教育,给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该校有近4600名学生,学生人手一个篮球。上世纪60年代起,学校开展篮球训练,如今建起篮球特色课程体系,被评为国家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学生还可以选择篮球操、篮球绘画等与篮球有关的社团活动,或者参加轮滑、跆拳道、跳绳等社团。“农村地区留守、单亲儿童多,他们普遍缺少家庭关爱教导,往往会不爱学习。我们把他们吸收到篮球队里,慢慢地引导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到自信、快乐和存在感,学习也变得主动自觉了。”该校德育处主任李建说。

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强调,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不能让良心行业变成逐利产业。2018年起,我省已取缔5405家消防不合格、教师无资格、无证无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有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传出信号,要将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归学校教育的补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教育厅党组组织37个基层党组织征集59项实事项目,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学校作业多、校外培训多”,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减负方案,优化和延长课后服务。

短视与远见,人生是一场长跑!

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家长林伟明对此表示高度赞同:“减负应当减轻教育市场化给家庭增加的负担,而不是减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几小时,是把学生推进培优机构。家长们愿意孩子在学校里学完文化课后再上一些兴趣课,我们相信学校兴趣课程的质量,晚一些放学也能和家长下班时间衔接。至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应当由校内老师来补齐。学校可以安排自习课,学得快的学生写作业,学得慢的向老师请教、补上短板。”

对于减负,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首先从“爷爷”的身份谈期待:“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健康地运动,欢乐地歌唱,不要有那么多的作业和负担,视力搞上去……”作为校长,他特地提到:“过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应过早浸染校园。成绩仅仅是对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评价,公布成绩排名,可能会激励前20%的孩子,而伤害另外80%的孩子。”

黄健坦言,部分教师仍把“增加作业量”和“提高教学成绩”挂钩,“双减负”的要求无疑给学校规范办学指明方向,也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校内减负的落实。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殷飞认为,真正实现减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学校教育要增效;二是要加强教育评价、人才评价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减负,不能仅仅要求家长保持理性,更需要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继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降低班额、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更多学生

“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孩子班上很多同学的钢琴课、舞蹈课都停了。”记者发现,迫于学业压力,不少家长压缩兴趣班,留下的多是运动类课程,因为中考要考体育。

“我喜欢美术,想考美术院校,但我爸爸觉得学美术不好找工作,他希望我学金融。”南京某中学初二女生小田说。

眼睛只盯着考试、就业,将学习内容分为“有用”“无用”两种,无疑是短视化、功利化的表现。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说,很多小学生从四年级开始,随着学业压力增大逐渐离开运动场,“小胖墩”“小眼镜”比例也明显增加。这种“四年级逃离”对孩子的身体素质、未来发展,都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先减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有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唐江澎认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在于“基础”,“孩子如同小树苗,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树苗未来能长多高,而是要创造条件,让树根扎得更深、更牢固”。

高霞则表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面临升学竞争时,家长可能会把升学作为最主要发展方面,“如果家长观念不转变,光靠学校

“从某种程度上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