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想象力”的新答卷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一年

20210525期来自:新华日报

嘱 托

□ 本报记者 杭春燕 许海燕

陈澄 沈佳暄2020年6月-2021年5月,这是

需要想象力的时间。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经济、外交摩擦仍在制造恐慌与不安,洪涝灾害又在不少地区肆虐,世界在危机中蹒跚前行。

强链、固本、思变、破圈,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大关键词,长三角强势突围,合力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抗洪救灾“三大硬仗”,携手交出“化危为机”新答卷,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17.6%、19.2%、19.5%、18.7%,这是沪苏浙皖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数字。作为全国重要的发展引擎,一季度长三角不但引擎持续轰鸣,还争相在深化合作、转型升级中贡献各自的长板,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得更实更深。

35.8万平方公里,2.35亿人口,囊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这个中国最庞大的城市群,这片被寄予厚望的核心区,正在并将持续以“大写意”与“工笔画”兼容并蓄的方式,书写不朽的时代新篇。

总书记亲自摁下“快进键”

在中国地图上,长江如同一条巨龙,从格拉丹东雪峰跋涉而来,跨越千万里的云月风霜,融进滚滚东海的怀抱。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地处江海之间的长三角,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块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从此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

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令人意外。这三省一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合作由来已久。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摁下“快进键”。

大战略体现大视野,大格局需要大作为。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亲自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出“指南”。

2020年9月,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同志举行专题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致表示“以更有力行动扎实推进一体化发展,在各扬所长中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

记者注意到,上海的定位是,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做强功能、做优服务、做好样板上下更大功夫;江苏表示,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浙江两翼联动,更好辐射和带动安徽发展;浙江的谋划是,坚定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加强与苏皖合作,发挥浙江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美丽经济、海洋经济等诸多优势,推进更多实质性合作,力求更多突破性成果;坚持上海龙头带动,在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长江大保护上助力发力,则是安徽的选择。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三省一市逐一考察调研,既对每个省份提出新的目标任务,也对长三角地区提出共同的重要使命。

独行快,众行远。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谋求的是整个区域发展“又快又远”,这对“设计师”想象力是极大考验。

这一年,三省一市既共同研究、共同谋划,配合国家层面编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又加强交流、协同联动,编制各自的“十四五”规划,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这也把长三角一体化的合作机制提升到新的高度。

探 路

示范区率先精耕“试验田”

初夏,地处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交界的元荡湖,一碧如洗。难以想象,曾经的湖面上,还设有一道水界拦网,这是两岸泾渭分明的象征。而今,两地不仅拆了网,还合建“元荡桥”,让这对曾经“遥远”的近邻,分分钟就能“牵手”。 ?下转7版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