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数字内核、软硬结合”,雨花经开区打造新型都市工业主阵地——

9号工坊的“发展乾坤”

20210524期来自:新华日报

产业入园,载体活了

□本报记者王世停见习记者周敏

通讯员季冬琴

雨花经济开发区龙藏大道上,“房龄”超过15年的南京舒曼钢琴老厂房最近挂上了新招牌——9号工坊。这是雨花经开区盘活存量资源、腾挪发展空间打造的创新载体,也是雨花台区重点支持发展的都市工业园区(楼宇)之一。

南京市《新产业行动计划》要求,通过老厂房改造、老校区盘活,加快培育和打造新型都市工业载体,并首次对雨花台区等五个主城区下达新型都市工业产业指标。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雨花台区委区政府明确:围绕“1+2”重点产业,构建“数字内核、软硬结合”的新型都市产业格局。

“充分发挥全区经济建设和都市工业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促产业加速迭代,让黄金地段产出黄金效益。”雨花经开区工委书记陈志康表示,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工业体系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是贯彻市、区委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更是园区立足资源禀赋、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必由路径。

对低效载体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工业企业“进园上楼”,对存量用地突出“亩产论英雄”……踏上都市工业新赛道,雨花经开区一跃而起,新招硬招频出,在“全面创新、全域高新”新雨花建设新征程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9号工坊载体装修改造将于5月底完工,目前5家高端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企业已先行入驻,成了都市工业企业扎堆落户的“网红地”——

去年9月,南京集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成立,当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今年3月,江苏世秦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正申报培育入库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最近,南京卓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慕名而来,即将申报南京市“瞪羚”企业……当工业“回归”城市,南京市主城范围内唯一的省级开发区——雨花经开区站上了“风口”。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是灵魂,空间是根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娄杰说,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每一寸载体空间都愈发珍贵,必须匹配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低能耗的新产业,才能跳出资源瓶颈,打开发展空间。也正因此,开局“十四五”,他们将“园区转型升级”列为必须做好的“三件大事”之一。

9号工坊“前身”是南京舒曼钢琴制造有限公司,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主营业务下滑。改变,刻不容缓。乘着“四新”行动的东风,去年7月,园区平台南京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南京舒曼签订房屋整租协议,计划对老厂房整体改造升级,打造都市工业园9号工坊。

智能制造企业供电需求大,园区投入350万元新建配电房;都市工业园区有绿化指标,园区邀请市区园林专家现场会审,见缝插绿;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全区首个智慧园区系统……秉持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短短几个月,一个现代化、智能化、高端化的都市工业园初具规模。

“45000平方米的都市工业空间,现在只剩下不到1/3!”雨花经开区招商局工作人员傅家杰说,按照区委区政府划定的“产业图谱”,9号工坊将聚焦电子信息装配、智能制造产业。一道“硬杠杠”是,每家洽谈企业先要拿出“十四五”发展规划,看是否与都市工业园的产业定位“合拍”。

“载体活了,产业来了,发展后劲更足了!”南京数字出版基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经理王云坚说,“腾笼换凤”后,9号工坊今年预计总产值突破2亿元。今年一季度,雨花经开区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9.29%。新型都市工业的魅力充分彰显。

服务上楼,生态优了

年初,江苏世秦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入驻9号工坊。最近,他们与南邮、南理工共建的博士研究中心、与西安交大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基地也将在此落地。

“企业和园区产业方向高度契合,但最终打动我们的是园区服务。”江苏世秦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卢阳清楚记得,办理工商迁移和税收划转时,“最后一天,我们上午刚补齐材料,下午两点营业执照就送上门了。”

打造更适宜都市工业生长的“土壤”,园区精益求精。9号工坊设计之初,企业提出希望“加大绿植覆盖”,运营方经过论证调研,在停车场加种广玉兰吸收汽车尾气,又补种海桐、朴树、梧桐,抗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为了满足企业的精细化需求,运营方和施工队加班加点了两个月。

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专家指出,都市工业以大城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必须提供高品质环境和专业化服务,才能“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快”。以打造都市工业生态体系为目标,雨花经开区力推“服务上楼”。

不同成长阶段的“种子”,对“养分”的需求不尽相同。雨花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招商局局长仲肇文介绍,园区和运营方协同发力,一个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的生态体系应运而生——政策供给上,出台《雨花经开区招商引资专项扶持政策》,涵盖楼宇租金支持、落户扶持等8个子项;产业协同上,6月计划举办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8月计划举办轨道交通产业对接会,引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专业服务上,加大“首购首用”力度,优先向企业开放场景应用,鼓励园区企业产品互用、业务互动。

“这是一个‘数据驾驶舱’,人员进出、能耗分析、产值税收、工业排放等都能直观呈现。”南京集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敏说,园区主动采用他们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智造技术,在9号工坊试点智慧园区。在园区牵线搭桥下,目前已与全区15所中小学结成“朋友圈”,协力打造“智慧校园”。

软硬结合,思路新了

去年落户雨花经开区的南京华瑞德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是一个值得解读的“样本”——企业亟需建立研发、生产制造、展示和培训等基地,需要产业空间;同时又希望借助主城区的科技服务、市场资源等,实现快速发展。如今,公司不用舍近求远,在主城园区轻松租到1.5万平方米厂房。

“既有生产制造又有研发培训,既有硬件需求又要软件支撑,发展‘软硬结合’的新型都市工业,一举激活了园区的比较优势。”陈志康分析,都市工业兼具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产业链协同、生态环境友好等特征,雨花经开区比邻中国(南京)软件谷,承接产业溢出、推动“软硬结合”更具空间和区位优势。目前,园区都市工业规划产业规模占比全区第一。

实际上,软件产业先发优势明显的雨花台区,已经提前布局都市工业。202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软硬结合做强产业”。今年区“两会”再次强调:围绕“1+2”重点产业,打造江苏数字创新中心,构建数字内核、软硬结合的新型都市产业格局。至此,“数字内核、软硬结合”成为雨花台区发展都市工业的“路线图”、建设“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重要“任务书”。

随着《雨花台区都市工业智能制造企业培育计划(试行)》正式发布,以一批都市工业园区(楼宇)集中揭牌为始,雨花台区都市工业发展进入“爆发期”。瞄准“主阵地”目标愿景,雨花经开区“作战图”全面铺开——“十四五”期间,园区制造业(都市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新增工业项目税收达60万元/亩;累计盘活低效用地2000亩以上。今年,园区计划新引进都市工业项目15个,其中新签约投资5亿-10亿元项目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以9号工坊为“试验田”,一盘更大的“棋”铿锵落子——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园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及拆迁准备,未来将依托十四所、华士电子、泰通科技等龙头企业领域优势,完成基础科研与产业转化双轮驱动;联东U谷智能智造产业园将于6月底开工,计划引入30-40家智能智造企业,预计竣工后4年内累计产值达35亿元;君融特盛科技孵化项目计划以联合招商方式,围绕电子信息、智能智造产业,打造中小企业创业与孵化基地……收回再出让、变更再转产、嫁接再开发、招商再利用,雨花经开区坚持“一地一案一策”,为产业“入园上楼”腾挪发展空间,为全区、全市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坚持“数字内核、软硬结合”,小小9号工坊暗藏着都市工业发展的“大乾坤”;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雨花经开区站上了新风口,找准了新优势,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