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

,与时代一起脉动

20210521期来自:新华日报

泛黄的烈士名册,是一部革命血泪史

巍巍沂蒙山,滔滔沂河水,春日的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处处花红柳绿、生机勃勃。山间薄雾中,大青山纪念馆讲解员赵晓娜轻轻哼唱的《沂蒙山小调》悠悠传来。

歌声似乎飘向了沂南县马牧池村内的沂蒙红嫂纪念馆,然后沿着群山飘向沂蒙六姐妹的故乡蒙阴县烟庄村,又仿佛跟着支前小推车走向昔日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战场,在满目苍松翠柏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久久回荡。

“沂蒙红嫂,十万多名革命烈士,厉家寨、九间棚、沈泉庄、物流城……”一个个英雄“群体”和红色传承地似乎在歌声中穿越而来,沂蒙人民在沂蒙精神的引航下,薪火相传,战天斗地的壮美画面徐徐展开。

□ 本报记者 张 红

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代一起脉动

拾级而上,在沂蒙革命纪念馆二楼,推开沂蒙精神展的“红色大门”,展厅中部的一个展柜陈列着一本本厚重的烈士名册:曲阜县烈士名册、蒙阴县烈士名册、苍山县烈士名册、团级以上烈士名册等。在名册泛黄的书页上,用繁体毛笔字记录着数万名烈士的信息:邢子祥,男,十四旅四团,团政委;李哲云,男,六支队,政治主任……华东烈士陵园内革命烈士纪念堂石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英名。

“这些都是在战争年代,在沂蒙大地上战斗、牺牲的烈士名册。这一本本名册的背后,是一部部在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地区的血泪史……”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沂蒙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陆宇说。

临沂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等曾驻扎在这里。当时的沂蒙革命根据地有420万人口,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名将士(其中部分为无名英雄)血洒疆场。沂蒙人民用实际行动支持党和人民军队的事业,用鲜血染红了沂蒙大地。

巍巍青山埋忠骨,滔滔沂水洒碧血。烈士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成为沂蒙精神的最初体现。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精神展厅,不少参观者在“沂蒙红嫂”前驻足。在临沂沂南马牧池村的红嫂纪念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沂蒙山区十万英烈血洒疆场的同时,沂蒙红嫂这个女性群体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赞歌。她们中有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在解放战争中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的“沂蒙六姐妹”,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等。

在战争年代,王换于和儿媳张淑贞创办战时托儿所,在1939年秋到1942年底这3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40多个孩子健康成长,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均因营养不良夭折。

于爱梅是王换于的孙女。很多年后,她问母亲张淑贞,当时为什么那么狠心?张淑贞说:“自家孩子,没了还能生养。革命者的孩子要是没了,恐怕就断了血脉,咱就是豁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

2005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红嫂协会、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十几年来,筹集拥军优属慰问金180多万元,组织制作鞋垫2万多双,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先后到40多支部队走访慰问,作红嫂事迹报告200多场。一家三代矢志传承沂蒙精神,于爱梅被称为沂蒙“新红嫂”。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首当年的歌谣,是沂蒙老区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生动写照,也是沂蒙精神最生动的演绎。

“沂蒙精神根植于优秀的沂蒙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上,它之所以能够形成,决定性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在革命战争时期,弘扬沂蒙精神最杰出的代表群体就是红嫂这个英雄群体,她们当之无愧。”临沂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柴鸥林说。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沂蒙精神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2013年11月25日,踏上山东临沂这片曾饱受战火之苦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分,“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在沂蒙精神展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

提到那次会见,于爱梅记忆犹新:“我非常激动,记得很清楚,总书记一共问我了4个问题,我都一一回答。”

也是在这次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对沂蒙军民鱼水情的高度概括。

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临沂人民把沂蒙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担当,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向贫穷落后宣战,聚力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柴鸥林认为,沂蒙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硝烟烽火之中,它有鲜明的历史烙印,但它不断地与时俱进,从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沂蒙精神薪火相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最有代表性、标志性的词汇就是“群体”。

整山治水、修筑梯田,被称为“新时代愚公”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从最穷山庄变成亿元富村的沈泉庄村;深居鲁中山区,却做成全国物流之都的临沂物流城;由小批发市场发展成现代商贸城的临沂商城……这一个个鲜活的群体,都集中体现了沂蒙精神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都在彰显沂蒙精神与时代一起脉动,也是临沂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沂蒙精神最真挚、最有力的传承。

就是在沂蒙精神的引领下,沂蒙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96年,临沂在全国重点扶持的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2004年又在这些地区中率先实现“经济总量过千亿”。2014年,临沂成为全国第29个工业产值过万亿的地级市。特别是近年来,临沂还连续几年上榜中国百强城市,成为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一面旗帜。

如今走在临沂街头和山间地头,贫穷不再,荒芜不再;往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贫困革命老区,如今碧水绕城、绿荫匝地、车水马龙,以物流产业和临港经济成为“齐鲁开放城,老区第一市”。1000多万沂蒙儿女发扬沂蒙精神,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沂蒙答卷。

沂蒙精神似如椽火炬,与时代一起脉动,必将继续迸发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和时代光芒,引领沂蒙山区人民奔向更为美好的明天。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