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重心不断下移。……

20210519期来自:新华日报

水韵江苏,绘就最“美”嬗变

治理重心不断下移。

民生福祉的内涵越丰富,美好生活的图景越清晰。

从水泥船到岸上平房,再到塑胶运动场、多媒体教室,洪泽湖水上小学不断“进化”;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进门入户,镇江孤寡老人的日子更加舒心……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痛点,江苏加大改革创新和保障力度,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

“小康先行者”江苏没有匆匆忙忙往基本现代化赶路,而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制度体系,既保障好百姓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也重视解决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

近日,位于汤山的江苏园博园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两年多前,这里还是废弃矿坑和水泥厂,9个闲置矿坑、9公里裸露崖壁和最深约60米的泥潭,是百年采石工业留下的特殊“996”印记。

昔日黑色印记,变为绿色地标。如今,这里草木丰茂、百花绽放,依形造势的园博园修复环境而不干涉环境,保留所有基础地貌,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窥一斑而见全豹。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从生产性工程思维转向生态性有机思维,把城乡作为“生命共同体”规划布局,是江苏重新定位人与水、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决断。

禁渔退岸、留白增绿,近年来江苏共腾退长江沿江岸线60.3公里;曾深陷水危机的太湖,中国淡水蛏等“原住民”从稀有种变回了常见种;一度“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的南通五山地区化身城市客厅,实业家张謇百年梦圆……

因水而兴的江苏,锚定一条全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之路。生态美,成为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

2020年,江苏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率达81%。天蓝了、水绿了,身边的小动物也多了起来。

南京市民姜飞最爱带儿子在小区和附近公园转悠,“前些年一度担心连蜻蜓、青蛙都只能去书本里才看得到,现在‘老朋友们’回来了,孩子的童年也回来了。”

共建共享,润养更“高”文明

在江阴,很多人都熟悉定波路上的“菁存阁”。作为顾铁林、顾青父子经营数十年的藏书楼,藏书5万多册,侧重乡邦文献,既是读书爱好者的“圣地”,也是传承地方文脉的种子。

新一代藏书家季丰私藏之余,更注重播撒书香。他在江阴创办香山书屋,开设24小时城市书房、社区阅读驿站、漂流书箱,努力让阅读无处不在。

腹有诗书气自华。目前,江苏十三个设区市全体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成为百姓最爱的生活“加油站”,很多人“朋友圈”流行晒公益、比积分的新型“炫富”,文明新风见证社会价值观悄然变化。

文明程度越高,共谋共治共享的治理方式越“灵”。扬州市宜陵镇老党员管伏虎吐槽家门口坑洼道路的顺口溜,促成一次议事会,化解了一个老矛盾。干部亮箱底,百姓亮心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遍及江苏城乡,寻求现代化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时序轮替中,亘古不变的是先行者的身影;历史坐标上,清晰镌刻的是改革者的脚印。

江苏正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遵循新发展理念、解决深层次问题、推动转型升级,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篇章。 (新华社南京5月18日电)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