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催征,扬帆“星辰大海”

20210419期来自:新华日报

“死工资”变成“活薪水”

“大航海”创造“新大陆”

4月16日,建邺高新区中央商务区板块举行2021年第一季度OKR绩效考核大会,这标志着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

创新潮涌,改革风起。去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全市15个高新园区推进“去行政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建邺区提出打造“全省去行政化改革先行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决策部署,中央商务区板块以“放权、松绑、赋能”为核心,以“三自主一剥离”为具体路径,加快释放发展动能,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改革“统考题”交出“高分卷”。

“改革领航,乘风破浪,通过‘大航海文化’激励和体制机制创新,腾出干事创业精力、增强服务企业能力、激活经济发展活力,全力打造全区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主阵地!”中央商务区主要负责人说。

因创新而兴,凭改革而进。在2020年建邺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中央商务区获园区组第一等次第一名。

□ 本报记者 鹿 琳

不看“资历”看“才料”

今年3月,建邺区证券投资基金集聚区开园,8家金融企业签署入园协议,这既是建邺区高质量打造的又一“园中园”,也是中央商务区发力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的实际举措。

发展提质,背后是改革赋能,园区内部事务实现自主决策。以产业资金支出为例,以往给企业的政策兑现,园区要报多部门审核,再上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整个流程走下来往往需要数月。如今单笔2000万元以下的产业扶持资金,由园区“自己说了算”。另一突破则是,在政策允许的合理范围内,针对企业多样性的需求,园区设置系列政策包、服务包,“一事一议”制定招商扶持奖励和企业服务政策,争做“企业发展综合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供应商”。

在中央商务区采访,办公区域随处可见船锚、船舵等航海元素,就连优秀团队的奖项,都是以舰艇命名的。“招商部门是园区的驱逐舰,招引最优质的企业和项目;企业服务部和科技人才部是护卫舰,负责存量企业的服务和维护;综合部则是补给舰,为园区做好人事工作和综合协调保障。”一工作人员介绍。

“园区前进发展犹如海上航行,时刻面临着未知的挑战与风险,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中央商务区深刻认识到,全区100多家规上金融企业,90%集中在园区,可以说,建邺打造东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园区就是主阵地、主战场。

以开放、开拓的大航海精神为激励,“园区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不断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与担当——去年南银、苏银理财取得开业批复,第二天园区“小莫”就为企业顺利办结工商手续;在江苏交控工商注册过程中,“小莫”全程陪同企业赴省、区市场监管局协调沟通,连宿徐高速项目成功注册。

因改革爆发出巨大的创新力、带动力和引领力。2020年,中央商务区引进金融类机构137家,为年目标的274%;新增基金规模668.5亿元、基金管理人62家、新引进总部企业4家;全省唯一两家获批执牌企业苏银理财、南银理财均落户中央商务区。

“如果不是公开竞聘,我根本站不上这个舞台。”今年1月,中央商务区2020年KPI绩效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上,金融招商部部长任婧说。此前,她是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员工,通过竞聘进入园区招商部门,又因工作能力突出,顺利晋升总监。

任婧的新机遇,源自建邺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去年初,建邺在全市先行先试,赋予高新区用人自主权,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当年4月,中央商务区面向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公开选聘,岗位“重置”,职务“清零”,人员“洗牌”,竞争上岗,激励干部队伍建功立业、干事创业。

公开竞聘,意味着抽掉板凳全体“起立”。“此前,园区人员有区机关公务员、事业编、企业员工等多种身份。”中央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说,竞聘打破了行政、事业、企业等身份界限,园区6个部门所有岗位“和盘托出”,目的是让最优秀的人才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大展拳脚。

以“唯才是举”为导向,一大批青年才俊崭露头角。南苑街道吉庆社区原党委书记高波笔试、面试一路闯关,成功竞岗企业服务部副部长;原兴隆街道工作人员陈子阳顺利转型基金招商部副部长,“和我一样到园区的‘社区人’共有4位,大伙都很珍惜机会,干工作铆足了劲!”

不看身份证,只拼硬实力,改革一年来,“园区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开会大多定在晚上6点到11点,原因是白天所有人都在忙招商、搞服务,开会根本凑不齐人。另一细节则是,因工作能力突出,去年,园区3名员工分别晋升总监和经理,一名员工因与体制内相比,薪酬考核压力导致获得感不强提出离开。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队伍基本建立。

统计显示,改革后的中央商务区,人员精简57%,人员调换30%,平均年龄34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97.7%,人员工作经历与学历专业对口程度更高,以往“温吞水”的状态,变成了“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

改革进入深水区,必触一个焦点——干活能拿多少钱?

政府主导的传统园区管理模式下,由于激励约束机制缺失,“以岗定酬、以职定薪”成为最鲜明的“行政化”符号。以中央商务区为例,改革之前,同样是部长级,公务员身份和企业人员身份薪酬待遇相差可达十几万。

“‘去行政化’的本质,就是通过利益重新分配,让能干事的名利双收,让混日子的无路可退。”中央商务区企业服务部部长朱平平说,端走“铁饭碗”,打破“大锅饭”,建邺区将薪酬分配自主权下放各园区。中央商务区建立起“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的工资体系,实行全员KPI考核,薪酬总额与指标完成、发展绩效紧密挂钩,适度拉开不同部门和同一部门不同人员的薪酬差距,单是年底测评绩效就分6个档次,最低一档和最高一档相差可达3万—4万元。

改革效应立竿见影。如今的中央商务区,人人扛指标,个个背任务,每月开展KPI绩效考核点评会,所有部门、个人递交KPI绩效考核目标责任状,压力层层传导,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去年,总投资90亿元的嘉华国际中心落户中央商务区,河西南部迎来超级商业综合体,园区招商人员说,“把世界500强引进来,整个团队的工作强度超乎寻常,这种状态过去想也不敢想。”

一项创新之举是,中央商务区在建邺所有园区中率先启动OKR绩效考核。在4月16日举行的一季度OKR绩效考核大会暨月度点评推进会上,园区企业服务部获评航母奖,综合部、科技人才部获评舰艇奖,金融招商部、产业招商部、基金招商部获评帆船奖,获奖团队每名员工拿到“真金白银”的奖励。“KPI是自上而下进行考核,OKR是自下而上团队主动申报,为的都是打造一支管理精干、服务高效的‘创新尖兵’和‘先头部队’。”综合部部长吕欢介绍。

当“死工资”变成“活薪水”,园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随之迸发。园区招商部门相关负责人感叹,“年初的经济指标都是‘下限’,争先进位没有‘上限’!”

powered by 闻道